34位“高人”成为淮安市第四批非遗传人

06.01.2015  16:03

  昨日,效娲泥艺、博里农民画等非遗手工艺人在淮安区漕运广场现场为市民展示非遗技艺。

   中国江苏网1月6日讯 近日,市文广新局公布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34人分别成为10大类别、32个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人。加上前三批已经产生的175人,我市市级非遗传人达到209名。

  第四批非遗传人涉及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医药等10种非遗类别,云锦织造技艺、鸡糕制作技艺、淮点三绝制作技艺、天妃宫蒲菜烹制技艺、渔具编织扎制技艺、泥塑、剪纸、舞狮、金湖秧歌等3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此次新增的非遗传人中,年龄最大的是农家安宅习俗传承人支忠华,出生于1936年,已有80岁高龄。另外,剪纸传承人潘兰英、苏北琴书传承人金德银、花鼓会传承人史开才年龄也超过75岁。传承人名单中,还有一位“80后”——詹天祥,出生于1981年,是骨关节炎症外敷药酒炮制技艺的传承人。

  非遗传人的增加将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市文广新局非遗处工作人员表示,我市每年给予非遗传人一定的资金补助,支持非遗传人更好地弘扬我市优秀的传统文化,以促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韩雅惠 许燕 朱友光 谭鑫 周夕雷)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