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能力升至全球第18位 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10.03.2016  12:10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快速推进,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突出。2015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1%,国家创新能力世界排名提升至第18位,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效。
  科技部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首批16个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累计增加中小企业科技贷款1.2万余亿元,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对科技型企业投资超过7000亿元,2015年全国专利质押融资额突破500亿元。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正聚焦当前和长远的结合点;聚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关键点;聚焦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的重点;聚焦政府科技管理改革的难点。党中央、国务院把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改革完善院士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4项任务作为重点部署推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出巨大的创新潜力。
  在推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面,围绕解决资源“碎片化”和聚焦战略目标不够的问题,扎实推进计划优化整合,建立形成“一个平台,三根支柱”的计划管理新框架。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特邀咨评委,改建专业机构,“全程嵌入式”监督和评估体系正在形成。
  在国家重大科研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方面,科技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科技资源调查,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全国大型科研仪器数据库,目前已入库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达6.7万台(套),总价值超过1100亿元。基本建成统一的网络管理服务平台,完善开放服务的政策激励措施,开展开放服务试点示范。北京市、上海市等地还涌现出一批社会化、专业化、电商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促进了科研仪器设施服务市场的培育发展。
  在改进完善院士制度方面,进一步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人才计划有力促进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近5年回国人才超过110万。青年人才快速成长,成为科研主力军和生力军。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正在形成。
  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在下放成果处置收益权、强化对人的激励、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技术交易服务、促进成果信息公开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同时,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撬动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链,2015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9835亿元。
  专家指出,改革无穷期,创新无止境。未来中国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空前的改革决心和创新智慧,驱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牵引中国这艘巨轮乘风破浪,稳健前行。

 

     

  相关新闻  60%贡献率:中国勾画科技进步新蓝图
  正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中国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创新型国家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普遍高达70%以上,美国和德国甚至高达80%。虽然中国五年后才能达到60%,却已显示出追赶世界领先国家的坚定信念。
  然而,这个60%的贡献率水平,意味着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从传统的依赖资源、人力,转向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要保持每年6.5%以上的增速,才能迈过中等收入陷阱。设定60%的目标,意味着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未来五年将每年提升一个百分点,每一个百分点都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
  观察家认为,实现这个贡献率目标,有助于中国顺利迈过“中等收入陷阱”。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长期囿于中等收入水平、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2万美元上限的现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拉美一些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增高、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社会不平等加剧、依赖外需等因素,始终难以跻身为高收入国家。
  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2011年中国已成为中上等收入国家,“十三五”期间正是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期。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认为,中国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必须依靠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对要素进行再分配,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适应新常态、培育新动力。
  以成功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日韩为例,这两个国家在当时也都是通过各种方式大力推动科技创新,让经济结构实现转型升级。
  韩国在上世纪世纪80年代之前,经济增长过度依靠出口贸易,当面临他国贸易壁垒时,经济增长严重受挫。韩国政府及时调整产业模式,重点对从事研发的企业和中小企业实施倾斜性税收政策。
    实际上,随着中国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投入,中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近年来迅速攀升:从2001年的39%提高到目前的55.1%,国家创新能力世界排名提升至第18位。
  在创新创业活动和成果的支撑下,中国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加快孕育并迅速发展。去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6.8%,新能源汽车产量比上年增长161.2%。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与“创新”是高频词。在中国各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如火如荼展开,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此外,中国也正在进行制度创新,为全面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作为一家研发型企业,已进入中国市场几十年的美国陶氏化学集团最初曾有知识产权方面的担忧。
  近年来,中国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的法律制度,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进一步加强,涉及专利保护方面的案件数量也持续加大,并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
  “中国一直在稳步推进建设和保护知识产权。我们看到中国的决心和努力,这是鼓励创新、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的重要保障。”陶氏化学亚太区首席技术官姚维广说,进入中国市场的决定是正确的。
  2014年陶氏在大中华区销售额为43亿美元。就销售额而言,中国已成为陶氏全球第二大市场。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报告预计,到2025年,广义的创新将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贡献2至3个百分点,占GDP总增长的35-50%。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宗庆后表示,现在中国制造业不创新就已经生存不下去了,因为社会的进步太快了,消费者要求也日益在提高,这些都在逼着制造业创新。
  有专家认为,60%显然不是终点,未来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还要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