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都是省领导"高参"!江苏34位参事和他们的锦囊妙计

25.08.2016  07:03

  新华报业网讯 一周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新聘任的6位国务院参事颁发聘书,据媒体报道,国务院参事享有“建议直达总理案头”的“特权”。

  近些年,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高参”在政务工作中的作用,不仅国家层面有“高参”,省一级也都配备了“高参”。那么江苏省有哪些“高参”,他们又会享有什么样的“特权”呢?

   省长在他们的任职仪式上讲话

  在今年初,石泰峰省长上任未满一整月就出席了省政府参事的聘任仪式。据了解,此次新聘续聘参事19位。

  加上这19位参事,目前省政府参事室共拥有34位现任参事,涉及30多个专业领域,其中20位在南京各大高校担任教授、博导,还有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书法家协会等多个行业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专家。

  这19位参事中,包宗顺和邹建平两位是属于续聘,前者是江苏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后者是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导。江苏省政府参事室的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某些行业里的特殊人才,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考虑专家参政的意愿和能力,如果专家能够积极参政,执行力又很强才会续聘。

  谁会成为省长聘任的参事?选聘参事有四个条件:一是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较大的社会影响和较高的知名度,有较强的参政咨询能力;三是具备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意愿;四是首聘年龄不得低于55周岁,一般不高于63周岁。据相关工作人员透露,“并非某个领域内的专家都可能成为参事,年龄55周岁是底线,同时在国内、国际上都要有知名度,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才可以。

   参事们的“专属特权

省政府参事就完善农业服务体系课题进行调研。

  参事工作最令人称羡的莫过于直接与省级领导沟通的机会,可是这种机会并没有听起来这么简单,首先要完成的就是课题调研。

  参事工作对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非常重要,完成一份课题调研或者参事建议并非易事。参事室工作人员介绍,“为了相关政策制定能够全面,参事们需要到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考察,一般都在省内,有时也会去其他省份调研。

南京市援建的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南京希望小学教学楼。

  譬如,去年由参事室主任宋林飞为首的江苏专家组受邀前往西藏墨竹工卡县实地调查,西藏墨竹工卡县是南京对口支援地区。在西藏的调研工作,深入乡、村、企业、医院、学校、农牧民家中,了解具体情况,另外还借鉴江苏省等内地县(市、区)建设小康社会的经验,结合西藏县域实际,制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此次实地调查结果对西藏的小康社会建设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

  “参事室的有一定的分工,重点较为突出。”省政府现任参事言恭达向记者介绍,他本人属于参事室文化组,经常参加有关文化建设方面调研。“这些年文化组调研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二是省内艺术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前年在苏州调研了7个历史文化名镇,今年是在徐州、常州进行历史文化名城的调研。

  参事们所提交的参事建议经参事室审核会刊发在内参《参事建议》,内参直接送到省领导手中,也可以直接提交给相关领导,这大概就是人们口中的“专属特权”。据介绍,参事室在审核参事建议时十分严谨,要挑选出省政府和老百姓都关心的事情,建议中要分析出事情的要点、解决的难点,最关键的是要从全省大局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前瞻性。参事建议经领导批示后,还会在《新华日报》、《南京日报》等省市党报转载,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重任在肩

参事建议

  省一级的参事人数不多,但完成的工作的可不少。据统计,2015年全年共编报《参事建议》30期,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及其他省领导批示20件;2014年全年共编报《参事建议》32期、完成18个调研课题,领导批示32人次;2013年全年共完成《参事建议》和调研报告27份,得到中央和省领导批示20多人次。从这些数据就能看出省委、省政府对参事建议的重视。

  这种重视得来不易,谈到调研工作,言恭达这样对记者说,“做事不是包袱,不能只看到表面,要真正懂得身份给自己带来的责任和要求,真正用心去做。像搞调研尤其要尽心,一定要花时间到实际生活环境下去考察、调研,也需要通过不同的形式了解情况,出实事成果。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要浪费时间在做表面文章上。

  “省政府参事室作为省政府的重要参谋,调研报告对全省的问题研究是具有一定高度和前沿性。”《新华日报》评论部思想版智库编辑刘庆传向交汇点记者介绍,“《新华日报》会选择部分《参事建议》内容刊登,一是因为选题贴合省委省政府关心的重大主题,关注度较高;二是由专家团队调研、撰写的报告,内容专业且全面,符合省委省政府要求和江苏发展实际;三是《参事建议》内容能够得到省领导的批示,读者比较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