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12位中青年油画家作品展在天水公园开幕

26.03.2016  10:32

 

由市文联、文化馆、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感悟·造化”靖江中青年油画作品展,近日在天水公园江篱馆开幕。我市12位中青年画家展示了近年创作的25幅油画作品。

 

这样的油画作者集中展示作品,在我市还是第一次。它反映了我市中青年油画作者的创作水平,也激励着12位中青年画家在艺术道路上坚定地、创新地前行,感悟于自然壮美,造化于笔下人生。

 

我市第一次集中展示油画作品

 

感悟·造化”靖江中青年油画作品展现场,一群美术爱好者在一幅幅作品前欣赏、留连。展出作品题材丰富、各具特色,有超现实的意象描述,也有山水中的大气苍茫,展示了作者寻找自然时空与心灵意向相契合的用心。靖江市文化馆馆长、美术家协会主席曹滨介绍,这些作品均为我市中青年画家从自然风光、人物中汲取艺术灵感创作而成。作品用浓淡墨彩、虚实光影表达了自身的性情修养,也表达了画家对天地万物的理解与感悟。

 

油画展宣传资料介绍,此次展出油画的作者来自多个单位,主要以美术教师、文化工作者为主,为油画艺术创作中的专业群体。其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名,泰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6名,靖江市美术家协会会员4名。

 

近几年,为了提高中青年美术创作水平,美术家协会多次组织大家外出写生。让油画作者们观察自然,感受壮美山河中的力量,感悟人文的情怀,激发创作灵感。油画作者们努力创作,涌现出一大批油画美术作品,在省级、泰州市各类各级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曹滨介绍:“有作者获得省级新人奖金奖,这在靖江油画事业史上都是不多见的。”为了发现一批、培养一批油画创作人才,也为了展示成绩,激励创作,由市文联、文化馆、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了靖江中青年油画作品展。油画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门类,我市大部分创作者都是工作之余画画,更是不容易。“大家只有低头融入生活,静心搞好创作,才能出现更多的优秀作品。今年下半年,美术家协会还将组织油画作者们外出写生,并邀请省内知名油画家来靖江讲课,通过几年努力,让靖江的油画事业更上一个台阶。”曹滨说。

 

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陈明评价此次展出的作品:“流派纷呈,有超现实手法,也有写实风格。很多作者有一定的高度,注重整个作品的调子。”他还建议,作者要多多走进生活,观摩大师作品,并勤奋创作。“市文联、文化馆、美术家协会给了油画创作者很好的支持,为大家发放了画布,举办展览。我相信,将来靖江一定有优秀的油画家出现,靖江油画作者也一定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油画家们的故事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靖江油画地带艺术培训中心的袁爱民是靖江女婿,出生于广东雷州市,200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他的多幅作品入选省市美术作品展。先后创作出各种题材的油画作品,被欧美、澳大利亚各界人士收藏,为深圳数家星级酒店、会所别墅绘制了数幅大型壁画。现在,很多靖江人都请袁爱民为自己的住家构思创作油画作品。为了完成这些预约,袁爱民每天都要工作好几个小时。但有一点是袁爱民一直坚持的,那就是,画家要走市场,更要走一条孤独的艺术之路。因此,每个深夜到凌晨,他都坚持自己的创作。多年如此,让他佳作迭出,此次展出的布面油画《希望》和《生活》获得了参观者的高度评价,他的画风、画艺也被业内一些资深人士看好。

 

孙雪原是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老师。他的油画作品《龙门吊》入选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第5次新人美术作品展览,并获新人奖。为了创作那幅作品,他数次到船厂察看、写生、拍照。之后的一个月里,他每天晚上对着空空的画板思考,心里琢磨作品的构图和色彩。待到画时,他只用了一个通宵,便完成了作品。孙雪原说,他从小喜欢画画,小学时的画作就曾在市里得过奖。工作后做美术老师,教学生基础素描、写生。自己也一直没有停止绘画。现在他每逢节假日就要出去写生,当然也就要花钱,从吃饭住宿和路费,到画画工具,最多的时候要用掉近万元。为此,孙雪原平时异常节约,几乎不买东西,还戒了烟。在浙江时,他住在一个写生基地,和来自全国的画友一起,睡上下铺,吃大锅菜。

 

此次参展的刘永卫是画家,也是我市斜桥中学的美术组组长。平时忙于美术教学工作,教高三年级时,任务更是繁重,但只要有时间,刘永卫还是喜欢在画布前搞创作。“画画时,我会感觉到快乐,画中可以寄托内心很多情感和思想。”他说。

 

王金甫在市文化馆工作,工作之余,他在画室里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学习油画理论,欣赏名家作品,也潜心于自己的创作。这次他的作品《高原雪霁》和《早春》入展,被评价:色调高妙,独具神韵。

 

第一高级中学的杨伟、高琴、徐咏峰、熊晶,省靖中的潘凌霄,靖江外国语学校人民路校区的李斌等,平时亦教亦画,教学相长,在各自的作品中都透出对油画艺术的理解和追求。文化馆郑雷和王金甫,把擅长的美术运用到文化工作中,指导有兴趣的市民学习绘画。在银行工作的缪自永,是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因为喜欢绘画,继而喜欢上了摄影,两个爱好相辅相成,让他在摄影方面收获颇丰。

 

画画是一辈子的事

 

油画源于西方,在我国不过区区百年历史。改革开放后,我国油画事业蓬勃兴起,油画教育、油画人才都在西方的深刻影响下发展起来。靖江的油画事业起步晚,专业从事油画创作的人比较少。通过这次展出,让人们感受到靖江油画的良好氛围,也看到了本土油画人才的整体成绩和状况。12位中青年对油画有着各自深刻的理解,在艺术道路上也都有着坚定的追求。

 

袁爱民创作的作品在大家看来,很像、很逼真,但相似以外,更有艺术的美感在画布上铺陈。虽然画了很多画,但袁爱民自己满意的作品不多,他说:“油画追求逼真的效果,但大师的油画,会比摄影作品更美,透出画家对美学的感受,对生活的体悟。我个人比较满意的油画,只有几幅。”在袁爱民所说的“满意的几幅画”里,的确有思想,有一目了然的美感,更有难以言传的生活态度,那深邃而旷远的意境,让人过目难忘。

 

三年前,孙雪原主攻国画,尤其是大写意。他认为,国画中的大写意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和哲学精髓。后来他画油画,思索如何将国画中的表现手法体现在油画中。一步步走来,孙雪原的作品中,更注重表现内心的信息,多有东方美学元素的体现。“画画真的是一辈子的事,需要漫长的过程去画、去感受。”孙雪原说。

 

王金甫的作品前,有很多参观者驻足观看,大家对他的作品评价是:注重色调,格调高雅。王金甫在油画中也借鉴了很多中国画的特点,如“留白”,他认为,在油画中留白可以达到深远缥缈的效果,也符合中国人的儒家思想。但油画注重色调,他也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用色调来表现自然的丰满。

 

因为此次展出者多为美术老师,大家对本地的美术艺术教学也有很多体会。很多人的艺术学习都是从童年、少年时代开始的,到了高中阶段,美术学习多是为了艺术考试,这样的学习是否太过于功利呢?孙雪原说,高考指挥棒下,很多孩子并不喜欢美术,但为了高考,只能无奈地学上几年。孩子们学画画最好是作为一种爱好,塑造思维模式,陶冶情操,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油画本来就不是教室里的世界,而是生活的、天地间的。我也希望自己不要为了画而去画,而是想清楚自己要去表现什么、表达什么。”他说。

 

据了解,此次展览为期一个月,对油画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天水公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