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江苏 155位中外记者共同聚焦“江苏Style”

08.03.2017  20:32
 3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全体会议向媒体开放新华社发 - 新浪江苏
“新闻大战”打响,记者纷纷举手提问 - 新浪江苏
代表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 新浪江苏
来自117家媒体的155名记者参加了江苏团开放日活动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3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全体会议向媒体开放 新华社发

  3月7日下午3点,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全体会议对境内外媒体开放。117家媒体、155位中外记者齐聚现场,聚焦“江苏Style”。近三个小时内,代表们都有哪些精彩发言?记者都问了哪些问题?欢迎一起来,走进“江苏时间”!

   117家中外媒体上演“新闻大战

  下午2点半,人民大会堂西大厅的记者席早已被抢占一空,现场架起了各种“长枪短炮”,一场“新闻大战”即将打响。

  江苏团开放日的人气有多高?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凤凰卫视、台湾工商时报、南华早报、路透社、法新社、彭博新闻社、联合早报、日本共同社、 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凡是你能想到的知名媒体,都来了!据统计,共有来自117家媒体的155名记者参加了江苏团开放日活动。

新闻大战”打响,记者纷纷举手提问 代表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来自117家媒体的155名记者参加了江苏团开放日活动

   这么多中外媒体齐聚江苏团,他们都关心哪些问题?

  会前,现代快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同行,发现江苏的经济发展是不少同行关心的问题。比如,经济日报记者关注江苏的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凤凰卫视记者关注的是江苏的企业如何参与“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发展的问题,幸运的是,这位记者在提问环节抢到了提问机会。

   省长发邀请“烟花三月,欢迎大家到江苏

  代表发言结束后,进入提问环节。人民日报记者抢得“先机”,随后新华社、凤凰卫视、澎湃新闻、浙江日报、央视等媒体相继抢到提问的机会,让不少同行羡慕。最后一个问题回答完后,没有抢到提问机会的记者仍不放弃,继续高举着手希望还有机会。

  此时,时间已接近傍晚6点。会议主持人、江苏省省长石泰峰说:“因为时间关系,作为主持人,不得不做出一个非常实际的选择,让大家回去吃饭。”这句话引来记者们的会心一笑。接着,他向媒体发出邀请,“时间总是有限的,大家还有感兴趣的问题,欢迎到江苏代表团住地,继续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交流。同时,也欢迎大家去江苏,现在是烟花三月,水韵江苏,我们‘两聚一高’红红火火,大家到江苏多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写一写。

   10位代表  先后发言

  下午3点,会议开始。十位代表先后作审议发言,他们发言的内容涉及经济转型、简政放权、生态保护、科技创新、“三农”问题等多个方面。

  徐州市委书记张国华代表围绕“加快振兴转型,决胜全面小康”的主题发言。

  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朱晓明代表围绕“简政放权再优化,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的主题发言。

  苏州市市长曲福田代表围绕“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的主题发言。

  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芬代表,围绕“创新引领智造驱动,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主题发言。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主任吴沛良代表,围绕“用农民增收来检验‘三农’工作成效”的主题发言。

  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陈鑫代表,围绕“在国家层面建立健康大数据,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题发言。

  南京市浦口区霞光幼儿园园长蒋宇霞代表,围绕“保障民办教师待遇,逐步实现同工同酬”的主题发言。

  江南大学副校长金征宇代表,围绕“深入推进行业特色型大学内涵发展”的主题发言。

  宿迁市委书记魏国强代表,围绕“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的主题发言。

  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代表,围绕“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中心”的主题发言。

   江苏是个好地方,我们能够谱写出锦绣文章

   未来江苏要演绎更多精彩

  人民日报记者:请问李强书记,您之前曾在浙江工作多年,也提出了很多有特色的措施,到江苏半年多,对于江苏未来的发展规划,有没有一个思考的路径?

  江苏省委书记李强: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对我的关注,从杭州一直到南京。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讲点击率、讲流量的互联网时代,对我的关注就是对我的支持。

  ●去年11月份,省里举行了第十三次党代会,对下一步发展做了全面的部署,概括来说就是“两聚一高”,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近这段时间,我老对同事们说一件事。我说,在党代会、人代会的时候,广大老百姓看我们站在主席台前讲了什么;会议结束后,老百姓是看我们去干了些什么。三年五年、若干年后,老百姓要拿我们干了什么来评价我们。因此,我们要围绕已经确定的目标,扎扎实实地办成一批老百姓拥护的、对江苏发展有利的大事。

  ●第一件事,要抓一批让老百姓真正有获得感的事,不能只对着统计报表上的数据去干活。我们不是不要GDP,而是更要关注老百姓最关心、最紧迫、需要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

  ●第二件事,是对江苏面上发展有利的事。要解决一些痛点和堵点问题,比如聚力创新。科技创新当中最大的问题,现在还是科研与产业两张皮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政府该做什么?

  ●第三件事,是要培育江苏未来的竞争力。江苏是个好地方,在这片有风景的土地上,我们能够谱写出锦绣的文章。江苏也是人文荟萃的地方,在这片有底蕴的土地上,我们能够演绎出更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