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伯乐达集团发展成为盐城市50强工业企业

22.05.2015  23:27
      江苏伯乐达集团的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盐城城西灯具厂,当时由“三个半人”(半人为兼职),租用城西影剧院楼梯下面几平方米的地方,用1.53万元的启动资金,成立起来的,主要生产调光台灯。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涉及指示氖灯、变压器、LED及光伏等研发和制造,房产开发,金融投资,酒店管理,能源服务等领域。目前,在盐城有5个科研基地,1个在建的五星级国际大酒店。企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业绩,成功跻身盐城工业50强,资产由当初的1.53万元,发展到今天的9.8亿元。企业的累计税收贡献超5亿元,同时还提供近5000个就业岗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回顾企业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一路风雨,一路坎坷。但以陆留伯董事长为首的团队凭着一股永不言输的“精、气、神”,追逐着60年伯乐达的梦想,在发展的道路上坚强地探索着。         企业的发展历程: 纵观伯乐达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企业创立阶段(1984-1995年) 1984年,陆留伯通过东挪西借,变卖了一些家产,凑了一万多元,来到盐城的城西,创办了城西灯具厂,他既是厂长,又是工人;既是销售员,又是送货员。在3个半人的勤奋打拼下,企业逐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1992年,位于原盐城市黄海西路99号的晨曦灯具总厂生产综合楼,破土动工,实现了陆留伯创业生涯的第一个梦想: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工厂。到了同年11月,该厂与台湾、香港合资成立中外合资盐城伯乐达灯具有限公司,在调光灯、格栅灯的基础上,开始引进指示氖灯生产线。1994年6月,盐城伯乐达集团正式组建,通过引进人才,大胆创新,企业发展成为行业中尤其是氖灯制造业的佼佼者。       第二阶段:企业发展阶段:(1996-2005年) 伯乐达集团以做事的诚信和产品的品质赢得了客商和社会各界的称赞,企业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诚信是企业生存的基石,“经营为本,诚招天下客”是陆留伯董事长和伯乐达集团的重要的经营理念。正是他们始终如一的诚信,迎来了一批批客商,赢得了一张张订单。1999年4月,厦门一客户反映其所购的80万只指示灯中有2支不亮时,集团副总经理汤稚鸣带人连夜驱车前往处理,让客户深受感动,也被传为业内佳话。与此同时,企业也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职工的精品意识,投入数千万元,购置先进的设备和生产线,有效的保证产品的质量。 2005年4月,该公司指示氖灯生产线突破100条,年产量达13亿支,成为全球最大的指示氖灯生产和出口基地,中国照明电器协会专门发来贺电。集团生产的电子镇流器、格栅灯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织的质量检测中以“零缺陷”通过审查。       1999年1月,伯乐达集团接管兼并亏损1000多万元的盐城市变压器厂后,通过“合厂先合心”,企业在一年内实现扭亏为盈。并顺利实施改制,既激发了企业内在的活力,又为企业增加了新的品种,公司凭借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在农村电网改造中大显身手,使得企业的规模不断做大。绝缘树脂干式变压器和油浸式变压器跨入了全国同行业的前列,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研制的超大容量变压器填补了全省的空白。       第三阶段:企业壮大阶段(2005年-2008年) 2003年,伯乐达集团响应亭湖区委、区政府“规模倍扩、效益倍增”的口号,启动位于亭湖开发区的新厂区建设。到2005年6月,江苏伯乐达集团及变压器公司开始迁入新厂区,氖灯公司于2008年迁入新厂区,集团公司的生产环境及整体形象大幅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也随之提升。 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伯乐达凭借自身的优势,在2005年开始进入房地产领域,首次开发的加州东郡小区尚未建成便被抢购一空,其开发的小区以良好的性价比赢得了商机,也赢得业内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陆留伯董事长非常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他把多年日常生活、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点点滴滴转化为现实中企业先进经营理念,如“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居安思危,永不止步”等警句,“信诚门”,“虚受门”,“三乐桥”等独具匠心的阁、桥、廊,企业车间内的一条条企业文化标语,耐人寻味。陆董事长还注重学习,主动汲取来自各方的信息、知识,第一时间了解国家和行业的最新政策。正是凭着对LED产业的激情和高度敏感,在2005年,他较早介入这一行业,并主动与当时国内LED科研技术领先的北京大学合作,购置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成了LED领域的弄潮儿,2007年左右,他又果敢进入光伏领域,购置4条100兆瓦的太阳能单晶硅电池片生产线,所生产的电池片转换率高达17%左右,处于行业的领先水平。通过LED和光伏造福更多的人,造成60年伯乐达和百亿伯乐达,成为了陆留伯董事长又一个更大而又不断追求的梦想。       第四阶段:企业发展转折期(2008-2014年) 因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制造业、房地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伯乐达集团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随之而来的是,LED因技术的不成熟,产业的不配套,企业生产经常出现问题,时不时停产;美国及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实施“双反”调查严重冲击了国内的光伏生产企业,伯乐达光伏生产线全部停产,所上的太阳能组件项目也因市场原因处于基本停滞状态。伯乐达集团内部对是否上LED和光伏就有不少争议,这时给这部分人创造了反对的“新机会”。特别是近2年,LED和光伏已步入发展的低谷,企业包袱非常重,加上国内房地产业又进入新的调整转型期,伯乐达集团可以说是困难重重。面临如此困难的陆留伯董事长和伯乐达人并没有颓废,而是主动走出去,南下浙江,北赴北京,走出国门,寻求合作伙伴和战略投资者。2013年的正月初一,陆留伯董事长就出现在台商家中拜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3年,伯乐达以1元的价格转让光电公司的股权,与台湾的展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成立了江苏展成伯乐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投产,产品也顺利进入LED行业龙头企业亿光的产业链中。 30多年来,伯乐达集团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灯具厂发展到今天跨多行业、多领域,在行业内乃至全国都具有相当知名度的现代企业集团。当然伯乐达的发展也遇到了困难,但它生存下来了,它还在努力探索着。在这期间,亭湖、盐城乃至更大范围内,一批颇具规模的企业都折戟商海,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伯乐达30多年的发展过程,对我们全区企业家和企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启示。       启示一:一个企业的发展,靠的是企业当家人的灵活经营头脑和战略眼光。       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位不平凡的当家人。应该说,伯乐达集团的每个发展阶段,每一项重大决定,都可以看到陆留伯的影响和作用。在企业发展中,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为了做大氖灯数下扬州,挖回专业人才汤稚鸣,才使伯乐达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新上LED和光伏后,他又重薪聘请了北大和行业内的高端人才,使得这两块迅速打响了在行业内的知名度。他虽然涉足新能源、新光源等领域,但他没有全盘放弃传统的氖灯和变压器等产品,当公司的LED和光伏出现困难而停产时,他将员工转移到氖灯、变压器的生产上去,稳住了人心,稳住了企业。 他深知:商场如战场,所以诚信和质量成为伯乐达的立企之本,也正是这两点有力地支持了企业30多年的发展。       启示二:一个企业的发展,靠得是人心向背。 俗话说:众人划桨开大船。伯乐达发展到今天,靠的是这艘大船上的每一个水手,而这水手就是伯乐达的每一名员工。陆留伯董事长从创办城西灯具厂起,一直到今天的伯乐达集团,他总是把职工的冷暖挂在心头,让每一名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爱和温暖。在生产经营中,他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建立起行业高效的企业文化,用精神的力量团结和凝聚广大职工的心。广大职工思想和行动也能做到与企业的决策同心同向,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企业的发展奠实了基础。       启示三:一个企业的发展靠得是企业尤其是企业家的激情和梦想。 当一个人激情高涨时,便会产生巨大的动力;当激情消失时,有可能一事无成。伯乐达发展到今天,靠的是陆留伯董事长的激情和梦想。从创业之初,他就有一个梦想,想要有一个环境更好的,属于自己的工厂,当他这个梦想实现后,他又想着如何把企业做大做强?如何做更长久的伯乐达?正是靠着他的激情和梦想,一步一步把伯乐达集团带向更大的市场和舞台。 当他怀着激情步入LED和光伏领域后,取得了短暂的辉煌,但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他并没有消尽他的激情,而是执着地追求他的梦想;为了在LED领域上有所作为。他又放下身段,降低与对方的合作条件,以求赢得更大的合作空间。 可以说只有充分激发一个企业家的创业激情,他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才有可能让企业做得更久、更长,做得更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