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古建筑屡遭异地迁建盗卖 三部门首次联手发追缉令

04.07.2015  09:25

龙虎网讯 7月3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和公安部联手发布了《关于坚决制止异地迁建传统建筑和依法打击盗卖构件行为的紧急通知》,这一被业内人士称为“填补空白”的文件,向近年来屡见不鲜的传统古建筑被偷盗、拆解贩卖等行为发出“追缉令”。

传统建筑物件频繁被盗,古城现大型文物市场

据介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传统建筑收藏热的兴起,正导致一大批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传统建筑在全国各地遭遇盗卖、迁建甚至被破坏的命运。

徽派建筑是我国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高峰,多年吸引众多建筑商、民间收藏者。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大到整幢搬迁,小到构件收藏,徽派古民居频遭异地收购的势头一直不减。

在黄山市徽派建筑较为集中的瞻淇村,有一座1901年修建的“九世同堂”民居,占地近千平方米,属于瞻淇村古民居,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门楼上“九世同堂”主题的镂空砖雕十分精美。在这里居住了30多年的吴月仙说:“刚来的时候木雕很多,现在很多东西都被偷走了,所以养了只大狗来防小偷。”瞻淇村另一户居民余玉英告诉记者,去年的一天,她上山去采菊花,回来时发现家里的两扇木门已经被卸下来了,差点被偷走。

在传统建筑遗存较为丰富的山西,大到整栋老宅子,小到构件,也都被文物商贩觊觎。山西晋中市榆次区庄子乡六台村清代戏台,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被登记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2011年6月,该村却将戏台拆除后以11.6万元卖到了广东番禺。记者近日在六台村看到,戏台原址空空荡荡,靠墙处矗立着4根柱子,地面变成了水泥地。附近有一座新盖的简陋戏台,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文化公司仓库暗藏江西老宅,古建筑异地搬迁情况严重

业内人士指出,大量发生在安徽、山西等地的传统建筑迁建和构件盗卖行为表明,在高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全社会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严重不足,监管上也存在很大漏洞。民间文保人士唐大华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了城,乡下老房子空置越来越多。再加上老房子普遍年久失修,老百姓宁愿花钱修新房也不愿意维修老房子。如此一来,有价值的老建筑、老构件成为不法文物贩子眼中的“唐僧肉”,偷盗现象非常突出。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收藏热的兴起,这些有着乡愁印迹的老房子、老构件受到城里人的青睐,农村人愿卖,城里人愿买,老宅子和老构件就这样源源不断地离开了故乡。

记者近日曾接到线索,冒雨追踪到位于山西晋中市太谷县金谷文化公司位于当地范村镇原铁锹厂的一处仓库。虽然公司大门紧闭,但从旁边一座院子里望去,能看见公司仓库中搭建了一座巨大的棚子,里面囤放着一栋体量较大的江西老宅子,木刻雕花十分精致,南方建筑韵味浓郁。

紧急通知制止异地迁建,为城镇化“留住乡愁

业内专家认为,三部门出台的紧急通知,对于制止异地迁建和打击盗卖构件等破坏传统建筑的行为,为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乡愁”很有必要,但要真正落到实处仍面临不少挑战。不少专家认为,目前通知还不具备法律效应,下一步应进一步推进传统建筑保护的立法工作,用法律将我国宝贵的历史传统建筑保护起来。

据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

来源: 南京日报   编辑:刘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