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留学机会的85后苏州刺绣男孩:传承并非一成不变

02.12.2018  12:04
放弃留学机会的85后苏州刺绣男孩:传承并非一成不变 - 新浪江苏
放弃留学机会的85后苏州刺绣男孩:传承并非一成不变 - 新浪江苏
放弃留学机会的85后苏州刺绣男孩:传承并非一成不变 - 新浪江苏
放弃留学机会的85后苏州刺绣男孩:传承并非一成不变 - 新浪江苏
放弃留学机会的85后苏州刺绣男孩:传承并非一成不变 - 新浪江苏
(薛金娣刺绣作品《锦春图》) - 新浪江苏
(薛金娣刺绣作品《踏歌图》) - 新浪江苏
放弃留学机会的85后苏州刺绣男孩:传承并非一成不变 - 新浪江苏
(张雪刺绣作品《佛》) - 新浪江苏
(张雪刺绣作品《四季——春》) - 新浪江苏
(张雪刺绣作品《四季——夏》) - 新浪江苏
(张雪刺绣作品《四季——秋》) - 新浪江苏
(张雪刺绣作品《四季——冬》) - 新浪江苏
(张雪刺绣作品《星空》) - 新浪江苏
(《星空》局部) - 新浪江苏
(《星空》局部) - 新浪江苏
放弃留学机会的85后苏州刺绣男孩:传承并非一成不变 - 新浪江苏
放弃留学机会的85后苏州刺绣男孩:传承并非一成不变 - 新浪江苏
如今,张雪和母亲一起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来源:新华报业网

  苏州镇湖是苏绣发源地,在这里看到资深绣娘再平常不过,但年轻的男性刺绣师绝对是极为少见的,而“85后”的张雪就是一位。

  张雪的“极简苏绣”颇受年轻人青睐,就连《人民日报》官方微博都三次转发介绍他的视频。作品中“美到窒息”的一针一线仿佛在告诉大家,“刺绣”,从来都不是女性的专利。

  张雪出生在苏绣世家,母亲是拥有两项刺绣国家发明专利的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薛金娣。可以说,张雪是“浸泡”在刺绣的世界里长大的。他说,在绷架前一边看大人干绣活儿、一边听大人讲故事,是儿时最期待且最纯粹的时光。

  以前,镇湖的绣娘们从绣品发放站取材料后回家赶工赚钱,孩子总会帮着长辈分线、穿针,基本功用不着太刻意地去学,渐渐地也就掌握了。

  张雪七、八岁的时候,母亲薛金娣拿了一点绣品的边角料,画了一根梗子,教他如何绕针。出乎预料的是,张雪的首次尝试就让母亲很满意。“他本身做事就比较细心,我当时在想,如果是女孩子,那就很适合培养做刺绣了。”薛金娣说。

  可惜,刺绣技艺“传女不传男”是镇湖人的老传统,再加上张雪学业忙碌,家里人便没有专门对他进行刺绣上的培养。

  儿时绷架前的记忆是快乐的,对孩子来说,五颜六色的丝线如同玩具一般。但在刺绣环境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张雪深知,这条路有多艰难。

  “小时候,奶奶点着煤油灯深夜赶工,我睡的时候她还没休息,我起床的时候她又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张雪说,“妈妈的工作量也很大,后来因为用眼过度,两个瞳孔变成了不一样的大小,原以为再也没办法做绣活儿了,还好休息一年有所恢复,她放不下刺绣活儿,又逐渐增加了自己的工作时长。

(薛金娣刺绣作品《锦春图》)

  不过家人给予的“刺绣基因”和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还是让张雪的命运与苏绣紧紧相连:八年前,他从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放弃了英国利兹大学管理学的录取通知,辞去了待遇丰厚的期货工作,回到了母亲的工作室。

(薛金娣刺绣作品《踏歌图》)

  “当你面临选择的时候,你不会觉得这个选择将对你未来的生活产生多大影响。但回头看看,其实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它很有可能就改变了你的人生轨迹。”从初中开始过寄宿生活的张雪一直都很独立,心里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家人也不会干预他的选择。虽然大学的专业让他会习惯性从产业角度看问题,但他知道,自己骨子里还是喜欢文学和艺术。

  在对刺绣行业进行研究后,张雪发现一些刺绣理论书籍内容有误,特别是将方言进行翻译后的表述不准确;其次,书本内容局限性太大,过于专业,无法起到推广普及作用;另外,就是有关绣品画稿的版权问题以及创作问题。

  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刺绣行业极少有新鲜血液的加入,人们对刺绣的固有印象变成了“”、“”。张雪说:“现在年轻人学苏绣的太少了,我要把这个技艺传承下去。

(张雪刺绣作品《》)

  回到工作室后,张雪开始系统地跟着母亲学刺绣,还自学了素描和PS,头一回设计的绣屏框架就得到了清华美院的认可。之后,张雪又攻读了苏大艺术设计专业硕士,设计起了极具现代审美的“简约范儿”苏绣作品。

(张雪刺绣作品《四季——春》) (张雪刺绣作品《四季——夏》)

  简约风格的作品刚刚诞生时,张雪与母亲的观念产生了分歧,薛金娣认为作品体量过小,无法体现绣工,若送去参赛并没有优势。但在刺绣大赛中夺得的几座奖杯证明,张雪用传统技艺表达的现代思想即使没有大量的“炫技”,也能打动评委和观众。

(张雪刺绣作品《四季——秋》) (张雪刺绣作品《四季——冬》)

  “如何把传统的艺术放到当到当代空间去展示?我参观了很多博物馆和展览,也做了很多尝试。我想做的装置,不是去体现针法有多精湛,而是用传统的刺绣元素,传递一种观念。作品有设计者的思想,才是有生命力的。”张雪说,“当然,除了创新以外,代代传承下来的精巧绣工依然是‘金字塔尖上’的、需要继续保留的东西。

  要说“传统”,苏绣传统的针法有九大类四十多种,实际上更细分有50多种,而现在常用的刺绣针法仅5-6种。于是张雪尝试用近二十种针法完成了《星空》这幅作品,在图案设计、色彩搭配、针法运用上都花费了极大的功夫。其中轨道用银线以盘金绣的方式绣制,银线体现粗细变化;中间的太阳,用的是套针中的集套针法;还有打籽、乱针、戗针、刻鳞针、虚针、齐针、锁针等等。

(张雪刺绣作品《星空》) (《星空》局部) (《星空》局部)

  除了展示作品、装置以外,张雪还把刺绣和耳机、手表结合,成为了漂亮的实用品。当然,作为一名男性刺绣师,张雪设计的一些刺绣类文创产品充满禅意或是阳刚之气,还受到了不少男性顾客的喜爱。

  张雪说:“在某些作品上,我也许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未必是做得最好的人。但我还是会坚持自己,去做这种全新的探索和尝试,让年轻人对传统有不一样的理解。

  对张雪来说,薛金娣是母亲,也是师傅,“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教会了我细心、踏实,要把精力放在作品上。

  虽然两人的作品风格截然不同,但现代思想和传统元素的碰撞,又何尝不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传承?

如今,张雪和母亲一起

  担起了传承的重任,向大学生传播独到的思想理念,为刺绣爱好者提供体验和学习的平台。张雪说,“刺绣是让一样东西变得更美的方式,它的外延方向有无限可能性。

渤海靺鞨绣走出“深闺”面向世界
  新华社哈尔滨11月28日电(记者强勇)远看像照江苏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