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奖”背后的镇江反贪人

17.03.2015  09:12

 

  2015年春节放假后上班的第一天,在镇江全市作风建设大会上,市长朱晓明在讲话中,专门表扬市检察院办案工作“取得新突破”。2014年,镇江市检察机关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巡视组的巡视意见,着力在直接查办镇江本地有影响有震动的要案上下功夫,全年共立案查办镇江本地处级干部要案11件,其中检察机关直接立案查办10件,且80%以上案件案值过百万元,办案业绩在全省检察机关名列前茅。镇江市检察院也因工作出色,被省检察院评为“2014年检察工作优秀奖”,成为全省三个获得这一殊荣的检察院之一,市检察院反贪局还被省检察院荣记集体二等功。

  骄人的成绩背后,凝聚着镇江检察100多名反贪干警的艰辛努力、付出和汗水。

  张丽丽,润州区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一个亲切、质朴如邻家大姐的60后。20年反贪一线的突审、查账、取证中练就了一身本领,在办案中加班加点、白天黑夜连轴转是家常便饭。2014年初张丽丽又上了专案组,由于连续多日劳顿,她突发面瘫,连讲话都很困难,医生建议她休息,她却在短时间的治疗后,很快又奔赴取证途中。

  高鹏,镇江经济开发区检察院副检察长,一个见面就笑的70后“暖男”。去年底参与办理原江苏银行上海分行行长眭建群受贿案,在连续加班一个多月后,今年1月4日晚11点多钟,在开过案情分析会后,他开车回家取换洗衣物,到家后都没落座,就拿了妻子准备好的衣服马不停蹄地往办案点赶。

  或许是连日的疲劳,当车行驶至正在施工的南徐大道路段时,突然撞上了路边围挡,一根钢管破窗插入,刺伤了头部。鲜血淋漓的他到医院缝了十多针后,即缠着绷带、肿着头脸赶到办案现场。

  陆腾,80后“小清新”,2013年8月入职反贪局侦查处,去年办理专案时急性阑尾炎突发,医生建议休息1个月,他却在术后不到一周时间,即主动回到办案一线。

  反贪局局长黄斌,去年8个多月转战在各个专案组、办案点,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指挥办副主任卞啸君,在办案期间父母相继去世,办完丧事就匆匆赶回办案点;助理检察员万和伟,因驻扎办案点3个多月,未能与新交的女友见面,恋情差点告吹;书记员赵鹏飞,因上专案,在领导特批下只能在车站与远在国外的女友惊鸿一瞥……

  以上的这一切,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在乎亲情,而是因为任务重、案情急、责任心强。为了办案,舍小家顾大家,他们从无怨言。

  无私的奉献,也换来硕果累累。过去一年,镇江检察机关重拳出击,国资委原主任、江苏索普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尤廉(正处级),民防局原局长朱冬生(正处级),镇江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袁华荣(副处级),镇江发电有限公司原总经理陈钰(正处级),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原执行董事兼总裁王玉军(副厅级)等一批官员先后落马,被绳之以法。

  2014年,在反腐急行军的征程上,镇江检察打赢了一场场硬仗,新一年的反腐又将上演怎样的剧目?

  记者手里拿着一份《镇江检察机关效能化建设攻坚任务清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任务:新体系——建设全省一流的“两化”应用体系,实现科技侦防、智慧反贪新目标;新机制——在全省率先构建检纪衔接协作机制,制定统一明确的纪检监察和职务犯罪侦查办案标准和衔接程序;新模式——优化职务犯罪办案结构,依法直接查办一批在本地和行业领域有影响、有震动的贪污贿赂犯罪大要案件和渎职侵权犯罪典型案件。  □本报通讯员马 晶本报记者郎建强

编辑: 吴宇鹏、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