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各自优势“握指成拳” 加速长三角一体化
16日,长三角工商峰会在宁举行。全国工商联的领导,江苏省相关领导,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和三省一市工商联主要领导,民营企业家、商会会长、专家学者代表等300多人齐聚南京,共议长三角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按下“快进键”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进入前所未有的加速期。”当天峰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许仲梓开宗明义。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长三角地位无可取代。长三角三省一市贡献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三分之一的贸易总量,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最为充分、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
面对一体化战略新机遇,三省一市政府间互动频繁,正加速推动产业协同、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要素配置、资源共享等迈向无限融合、无缝对接。“长三角工商界既是一体化发展的建设者,也是一体化发展的受益者;既是一体化,又不是一样化;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创新合作机制。”许仲梓表示,长三角工商界通过加强协同,将为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作为此次峰会的东道主,江苏人口在长三角占36%,GDP占44%,始终是一体化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全省在要素市场、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生态保护等方面,积极布局、全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步入“快车道”。
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岳介绍,江苏正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提出要率先构筑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促进地区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着力打造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并举;着力打造绿色美丽的长三角,完善环境联合执法长效机制,推动建立跨流域生态污染赔偿机制;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不断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制,争取设立更高层级的开放平台,推动区域一体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长三角将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先行示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全国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樊友山说。
直面发展瓶颈,企业家发声
“我回乡创业十多年,感触最深的是,乡村振兴需要一股人才生力军,让更多精英到乡村舞台上大展身手。”上海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委员、上海瀛久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慧华认为,“长三角一体化驶入快车道,乡村发展迫切需要创新人才,一定要创新服务推动人才返乡扎根农村。扎不下根,留不住人,如何推动变革?”
有了人才,才能掌握发展话语权。“市场不缺产品,缺的是高质量产品。”上海华美电梯装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立矿认为,要保障产品高质量,离不开人才引进。目前,该企业研发人员达100多名,占比超过30%。“区域一体化发展离不开智力创造,要打破区域限制和发展不平衡,必须促进人才互补流动。”
如何进一步提高三省一市资本流通效率,也是企业家关注的焦点。
“长三角地区,特别是上海、江苏,有良好的金融资源。希望政府搭建优势互补的平台,让我们更好地与域内资本结合,助力企业腾飞。”合肥美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兵坦言,对民企而言,解决融资难题始终是头等大事。
“相较安徽,江浙沪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雄厚的资金链。” 安徽惠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忠亮说,作为一家生物医药公司,企业前期研发仰赖大量投资,为此,这些年他没少跑腿。现在谈长三角一体化,他最希望能获取更多江浙沪资本,让钱流动起来。
既发挥各自优势,又要“握指成拳”
本届峰会以“融合·创新”为主题,那么,如何进一步推动长三角深度融合、持续创新?4位企业家代表受邀发言,既发挥各自优势,又要“握指成拳”成为他们的共识。
“要协同共生,形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力。”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均金说,均瑶集团诞生在浙江,成长于上海,发展在长三角。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从产业协同来看,还需优势互补,进一步发挥上海综合服务功能齐全、江苏实体制造业实力强、浙江民营经济活跃、安徽具备后发优势等特点,形成产业一体化发展合力。从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角度出发,强化产业集群的战略规划协同、指导审批制度政策协同、市场资源配置协同、金融服务协同及线上线下等配套服务协同。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还需把握下一个“风口”,加强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技术的融合,形成区域先发和集团优势。安徽省工商联副主席、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认为,长三角地区高度关注人工智能,各省市先后推出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展趋势远超IT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科大讯飞在长三角地区有着清晰布局:安徽作为总部,上海作为面向全球海外业务的发展中心,在江苏发展机器人和图像视觉,在浙江侧重政务。
浙江省商会副会长、盘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宁介绍,打造长三角数字经济、新经济区域优势,要把握5G时代新机遇,随着南京、杭州、上海等已成为试点城市,先发优势逐渐聚集,他希望带领更多企业家走出浙江“拥抱”数字经济。
“企业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黏合剂和发动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表示,企业间高质量协同,不仅要进行资源共享、模式共享、机制共享,还应实现机遇和责任的共享,企业家们要通过互联互通,优势互补,真正在命运、利益和责任上,形成共同体。(付 奇 李睿哲 双 爽 沈佳暄 毕子晨)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