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光伏业订单向优势企业集聚 两成企业分享9成蛋糕

08.12.2014  12:05
          在经济“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部分大企业逆势增长,赢得很多订单,这是记者最近在基层采访时发现的新情况。造船、光伏行业表现尤为明显,20%的企业分享全省近90%的市场订单。产业结构调整到位了吗?企业转型取得成效了吗?市场格局变化背后仍有诸多问题待解。   优势骨干企业率先恢复盈利   一周前,位于靖江的扬子江造船向加拿大船东交付1万标箱集装箱船,该船是扬子江自主研发的“拳头产品”,成为主要利润增长点。   “今年前8个月,我们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77%、132%,继续位居全国船企首位。”扬子江造船董事长任元林介绍,前8个月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46%、39%,在全国遥遥领先。   江苏是造船大省,但像扬子江这样订单量排在全国前列的重点船厂仅18家。全省重点船厂数量占比近20%,前三季度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均占全省的96%,高于“二八定律”的集中度。中国船级社江苏分社总经理范强介绍,18家船厂的三项指标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20%,彰显江苏造船业的实力。   光伏行业自去年三季度谷底回升后稳步增长,优势骨干企业率先扭亏为盈。据普华永道对全球光伏行业发展指数的评价,常州天合光能的市场份额连续3年保持全球第二、全国第一。前三季度,天合光能出货量同比增长45%,营业收入150亿元、利润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200%。   “通过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审核的江苏企业有57家,全省光伏行业基本符合‘二八定律’。”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介绍,全行业呈现“量价齐升”的发展态势。
            行业剧烈波动留下“后遗症”   2009年前,江苏造船厂多达上千家,经过洗牌还剩100余家正常经营。市场资源和订单向优势企业集聚,表明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但行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产业集中度短时间提高,伴随的是行业剧烈波动,留下不少‘后遗症’。”高纪凡介绍,以光伏行业为例,因前两年行业整体亏损,少数企业破产给银行造成损失,金融机构对光伏行业的认识还停留在“产能过剩、全行业危机”的时代,严控信贷总量,对优势企业也只减不增。   省内多家造船、光伏企业反映,如今参与行业兼并整合或自身技术改造,都被银行视同“产能扩张”,列入禁止类产能扩张的固定资产贷款。即便是国家支持的光伏电站、海工装备项目,也遇到审批周期长、融资成本高。   仅今年上半年,因融资难、融资贵,江苏造船行业就丢掉500多万吨订单。“我呼吁国家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引导银行调整信贷政策,实行‘有保有压’、一企一策,支持市场份额高、财务稳健的优势企业。”南通中远船务总经理倪涛表示,除一般贷款,希望在金融租赁等新业态上与银行合作,实现利益共享。
           提高集中度不能撇下中小企业   “按照产业特点,投资规模大、准入门槛高的行业,如钢铁、石化、造船、光伏等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轻工业集中度则相对较低。”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指出,韩国、日本造船业也是几家重点企业领衔,保持较高集中度,有利于快速形成产业竞争力,在全球市场赢得更多话语权。   值得注意的是,日韩除了各拥有3-5家重点整船建造企业,还拥有一批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实力强的中小企业。相比之下,江苏尽管造了全球20%的船,但核心部件还得进口,赚的都是辛苦钱。光伏行业同样如此。最近天合光能将一款新产品的电压耐受能力从1000伏提至1500伏,同等发电量投资比原来节省8%,但核心部件裂变器来自美国一家中型企业。   记者注意到,政府部门制定产业规划时,往往提出未来3-5年行业集中度提高到多少,对构建大中小各类型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链,并无太多谋划,或因部门条块分割难以形成合力。常州正辉太阳能电力公司首席技术官岳亚新坦言,企业做大了,往往依靠行业地位获得订单,中小企业只有持续创新才能立足。在德国,汽车行业不仅有大众这样的大型企业,还有一批为其配套的“隐形冠军”,让德国制造享誉全球。   “一个产业的集中度多大最合适,没有标准答案,但资源过度集中到大企业,势必会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进而影响经济活力和抗风险能力。”田伯平指出,提高产业集中度还得靠市场之“”,政府能做的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充分竞争。   最近,中远集团将15艘210万吨的大订单一次性交给中船集团建造,国内民营船企一片唏嘘。“国家和央企的采购订单民企很难得到,更不谈中小企业了。”任元林激动地说,政府部门要在行政审批、行业准入、金融政策、项目承接、专项补贴等方面深化改革,实现民企与国企、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