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纵论自主创新,助推打造“中国创造”新版图

13.01.2018  21:47
企业家纵论自主创新,助推打造“中国创造”新版图 - 新华报业网
企业家纵论自主创新,助推打造“中国创造”新版图 - 新华报业网
企业家纵论自主创新,助推打造“中国创造”新版图 - 新华报业网
企业家纵论自主创新,助推打造“中国创造”新版图 - 新华报业网
企业家纵论自主创新,助推打造“中国创造”新版图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pic.xhby.net

  交汇点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江苏是制造大省,在“中国制造”的大版图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在11日举行的新华高峰会上,多位嘉宾围绕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进行了发言,自主创新,成为企业家关注的焦点。

   自主创新是动力变革的“加速器

  中国经济在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后,正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新的经济变局。

  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进一步明确提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新时代,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江苏创新发展? 以自主品牌促质量变革,以卓越管理促效率变革,以自主创新促动力变革。”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表示,自主创新是第一驱动力,他用三个“必然选择”着重分析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他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三个转变”,依靠的主体还是企业,需要企业坚持新的发展理念,通过加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营销模式创新等方面来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言以蔽之,自主创新是动力变革的“加速器”。 对此,徐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深有同感。

  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徐工已经具备迈向世界级的实力——主要指标连续28年稳居行业第一,拥有6000多项专利技术,产品出口178个国家,并在巴西、印度等地建立制造基地。去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徐州视察,专程走访徐工集团,并在讲话中充分肯定“徐工这些年发展的还是很不简单,在很多方面都创造了骄人的业绩,有很多的排名榜是靠前的”。

  王民说,落实“三个转变”重要要求,最好的体现便是牢牢牵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锚定徐工多年坚守的“四个坚持不动摇”,排在首位的,便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动摇。要按照有质量、有效益、有规模、可持续“三有一可”徐工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迈上一个大台阶。

  峰会上企业家们达成一个共识: 使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就需要充分激活企业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 然而,企业主体的活力并非自然生成,激发企业家精神和社会创新活力,方能充分激活企业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一个不争的规律是,那些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的国家,最终都进入了一个“企业家经济”的阶段,企业家精神成为企业成长的基因和效率提升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 这就需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向深入,同时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不断培养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家积极性和创造力。当企业通过不断创新提升投资收益率和要素使用率,就能以市场活力支撑起中国的高质量发展。

   创新领先,用“金标准”打造“世界级

   如何实现自主创新呢?峰会上,企业家们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创新垄断”。

  周海江举例说,行政垄断和资源垄断是日益受到限制和打破的,只有创新垄断才得到保护,也才能赢得效益。在他看来,创新垄断就是创新领先,包括商业模式创新,比如阿里巴巴平台;包括技术产品创新,比如苹果手机;当然也包括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他表示,不论哪种创新,只要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领先,就能获得高附加值,就会盈利,“‘创新领先’,是企业赚钱的最大利器。”

  通过创新转型,一个个巨人级企业焕发出勃勃时代活力。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工程机械产业更是为国家建设工程提供机械化施工装备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徐工集团已经连续29年位居行业全国第一,目前是世界工程机械前10强中唯一的中国企业,排名第7位。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工集团时曾指示,希望徐工进入世界行业前五、前三。如何实现这一“珠峰登顶目标”?王民说,这就需要四梁八柱的大量支撑,最关键的支撑,就是落地“技术领先、用不毁”徐工行动“金标准”,这条金标准也是徐工推动质量变革和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坚实行动。

   他分享了两个用金标准打造出“世界级”的成功案例——

  超级移动式起重机被工程装备行业公认为是科技含量最高、研发难度最大的产品之一,被誉为世界工程机械技术的“珠峰之顶”,徐工“十年磨一剑”,走过了国外近半个世纪走过的超级起重装备创新之路,完全替代进口并打破跨国公司国际市场垄断,使中国与德国、美国一起成为世界上仅有的3个能够自主研发制造千吨级超级移动起重机的国家。特别是“全球第一吊”4000吨履带起重机及2000吨履带起重机成功完成宁煤与华龙一号核电等超大型构件一体化吊装上百次,被中核电、中石化等央企誉为服务于国家超级工程的国之重器。

  超大型成套露天矿业设备被誉为工程机械“皇冠上的明珠”,徐工作为中国唯一、全球极少数几家能够研发制造超大型成套露天矿业设备的企业,打破了德、美、日跨国公司垄断在逐步成为全球超大型露天矿业设备的主流供应商。其中,“神州第一挖”700吨大型挖掘机即将下线;印尼大型矿企MES今年批量采购徐工14台40吨铰卡,同时签订了明年36台的新订单;120多台、总价值近2亿美元大型成套矿业装备出口大单去年8月正式发车,并拿下全球最大采矿公司必和必拓矿业设备订单,改变了全球大型成套矿业设备的竞争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企业家特别强调,自主创新要注重价值导向。 在创新精神中,价值的创造尤为重要。如果创新不是以创造价值为导向,就会迷失方向。”周海江认为,无论是产品、商业模式还是技术等等创新,都需要有价值的创造,要能够服务到大众,为社会、为企业创造价值,才是创新的意义所在。

   推动“江苏制造”转向“江苏创造

   那么,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领先”呢?立于潮头的江苏企业,正通过自主创新,推动“江苏制造”转向“江苏创造”。

  走马江苏可以看到,各个企业正着力营造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人才、平台、投入三要素缺一不可。”周海江说,红豆集团在招智引才方面要舍得花钱,平台建设要先人一步,技术改造要快人一拍,产学研合作持续不断,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纺织服装、橡胶轮胎主导产业“脱胎换骨”走向高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风生水起,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以创新平台为载体,吸引各类人才,这是红豆集团的有效做法之一。 目前,红豆集团旗下已有7家企业建立起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和研究生工作站“三站”,以及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中心”。依靠“三站三中心”科研创新平台,大力实施“百才工程”,设立科技人才奖励专项基金,先后引进了一批岗位紧缺的高层次人才。

   以产学研用为手段,加快新品开发,是红豆集团实现“创新领先”的另一路径。 红豆集团靠内衣起家,但内衣制造的门槛较低,行业竞争残酷。前年,红豆集团研发的“红豆绒”内衣却脱颖而出,暖和又透气,尽管是全棉质地,却有羊绒触感,一时成为“爆款”。同样成为“爆款”的还有红豆轻西服,这款可以水洗且不变形的西服,一经推出,就成为热销产品。一个个无法模仿“爆款”,正得益于红豆有技术上的“独门武器”,不仅取得了持续的“创新领先”,而且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服装界站稳脚跟,实现了有效供给。

  王民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工视察时的一段话: 关键技术、一些基础性的东西,人家是不会给你的,你跟人家要,有一句话叫‘与虎谋皮’,它怎么可能培养出一个它认为是更可怕的竞争对手呢?

  “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徐工必须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地抓好自主创新,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瞄准国际标准提高发展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王民说。

  一张清晰的创新发展“路线图”正在徐工绘就——加快建设徐州、德国、巴西、美国四大研发中心,打造以徐工研究院为龙头、以下属各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以海外研发机构为关键支撑的世界一流研发体系;以高端、高附加值、高可靠性、大吨位“三高一大”产品战略为引领;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无人操控方面创造更多独创先进技术,啃下工程机械领域最后10%技术难题;破解行业空心化瓶颈,坚决突破关键零部件,打造徐工黄金产业链;推进军民融合、做强军工产业方面突破原创,巩固拓展军用工程机械产业第一位置,加快进入无人化与主战军工装备领域;加快智能制造布局实施,用三年左右把徐工打造成一个智能化企业……

  “新时代背景下,作为企业家,我认为最崇高的使命就是为国家贡献一个世界级品牌和企业。”面对未来,王民激情满怀,他指出,徐工必须抓住战略机遇,加快高端产品创新与全球市场布局,五年内达到海外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超过50%的海外市场目标,力争到中国制造2025战略收尾时跻身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前三强。

  当然, 江苏制造走向“江苏智造”、“江苏创造”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 中信银行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曾经的名字叫“中信实业银行”,天生就携带着中信集团金融与实业并举的“基因”。

  中信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陆金根介绍说,江苏是我国传统的制造业大省,中信银行南京分行扎根当地,支持地区智能产业、高端制造业、新能源产业发展,为企业雪中送炭,助推“江苏制造”走向“江苏智造”,形成了独特的“中信模式”。仅2017年一年,中信银行南京分行就与江苏省内各级地方政府签订了总额超过3632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他表示,做“江苏地区最佳综合融资银行”既是企业愿景,也是最大优势。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在新华高峰会上,看得到企业家们的自信与自豪,更传递出打造制造强国的盛世琼音。

  交汇点记者 朱新法 吴琼 李睿哲 付奇

原标题:企业家纵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自主创新,助推打造“中国创造”新版图

标签:

编辑: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