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文化、传统与现代激情碰撞 高新区企业“奇思妙想”闪亮第四届苏州创博会

13.04.2015  15:12
    科技与文化融合,文化为魂,科技为用,是第四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高新区展馆的主题。按照这一主题,4月10日,亮相创博会的12家高新区企业集中展示了它们在科技文化创新、拓展产业发展渠道方面的“奇思妙想”。
4月10日,高新区展厅亮相苏州创博会。(强晓佟/摄)     在高新区展会现场,参观者们不仅可以欣赏到高科技盛宴,还可以品鉴到创意苏绣。科技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激情碰撞,激荡出的一朵朵创意火花,让参观者们一不留神就会收获一个个惊喜。       打造“中国的迪斯尼     中科坤图公司瞄准国际动漫市场     高新区展会现场大屏幕播放的一部三维(3D)动漫电影,不时吸引游客驻足观赏。“这部电影叫《匹诺曹归来》,是我们制作的第一部具有国际顶尖三维专业水准的PINNOCHIIO 3K电影。”苏州中科坤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乐介绍,“预计今年下半年,它就将在全球院线发行!”     据悉,这部高品质动漫电影的制作周期只有不到一年时间。从全世界动漫制作市场来看,很少有制作团队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大的制作,苏州中科坤图公司是怎么实现的呢?陈乐说,他们和合作公司——加拿大蒙特利尔动漫影业集团的强强联合,各取所长,为创意动漫增添了“加速器”。蒙特利尔动漫影业集团是加拿大最大的动漫影视制作发行商,双方于2014年9月份开始合作,蒙特利尔发挥其全球领先的三维动漫电影制作技术优势,中科坤图公司发挥其熟悉中国文化、中国动漫市场的优势。除了《匹诺曹归来》,苏州中科坤图公司还计划在2年内再推出3部具有中国元素的动漫电影。     “虽然有少数国产动漫电影曾经进入国际院线,但是上座率很低,目前,还没有中国动漫电影在国际市场取得过票房成功。”陈乐说,他们将致力于吸收、消化中国现有动漫产业资源,以国际一流标准升级改造中国动漫制作、发行水平,争取为中国动漫市场提供更加适合儿童成长的优秀片源,每年都出品一部世界一流水平的三维动漫电影,并把中国本土制作的动漫电影真正推向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抢得令人满意的票房成绩,打造“中国的迪斯尼”。成为一家真正具有国际发行能力的中国动漫制作发行公司。苏州中科坤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乐表示。       地图也能“开口说话     中科图新公司让地图化身动画片     高新区展会现场的一款地图动画制作软件——“地图说”同样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这款软件为什么取名为“地图说”呢?开发该软件的苏州中科图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庆雷说,常见的信息传播载体中,文字适合表达情感、逻辑,影像适合表达特定区域的细节特征,地图适合表现立体的地理空间关系。而根据某一话题搜集相关的信息、各种传播载体,再按照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来串联这些传播载体,实现相关信息的综合展现,就形成了故事化讲述,帮助人们实现空间思维,避免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丢失有价值的信息。     根据这个思路,“地图说”动画制作软件综合利用音频、视频、图像等多媒体技术,结合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三维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动画等多种表达形式,化抽象的文字信息为具象的图像信息,实现地图和动画的结合、空间与时间的统一,真正让地图可以“开口说话”。“地图说”动画制作软件可以以逼真的动画形式展现新闻、历史事件的时间特征、地点特征,使受众更易于认知事物在地理空间上的深层次联系和相互影响,同时增加了认知过程的趣味性,有助于人们快速理解和消化信息。“它适合应用于媒体、教育、科普、军事等行业。操作难度和图片编辑软件(Photoshop)相当,记者、老师、科技工作者都可以自行编辑和发布内容,同大家分享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贾庆雷介绍,与地理相关的历史知识、军事信息、地缘政治新闻,都是“地图说”动画制作软件擅长表现的内容。一段内容制作完毕后,就生成了一段视频,使用者可以很便捷地点击播放、暂停等按钮来观看。       传统苏绣怀揣着“国际梦     “海归”绣娘让现代设计元素融入苏绣     “好精致的卡通苏绣啊!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个苏绣跟鸟笼合在一起,创作者思路真别致!”在创博会丝绸产业创新产品展区,两组凝聚着奇思妙想的创意苏绣,赢得了参观者的连连点赞。两组苏绣的创作者陆晓琳拥有两个鲜明的标签——她是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周海云的女儿,标准的“绣二代”;她拥有荷兰著名学府伊拉斯姆斯大学的市场营销学研究生学历,是标准的“海归”。“海归”投身传统苏绣创作,在拥有苏绣艺术之乡美誉的镇湖街道是第一位。这两组苏绣,就是她回国一年多以来初试牛刀的作品。     卡通苏绣的表现题材是广受年轻群体喜欢的动漫《海贼王》,陆晓琳介绍,她发现镇湖绣娘们的创作题材多种多样,但是唯独见不到卡通图案。她创作这组作品,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群体关注苏绣,扩大苏绣的受众群。在具体绣法上,陆晓琳先以乱针做背景铺垫,再用平针勾勒人物面部特征。通过传统苏绣的艺术手法,这组动漫题材作品成功还原了各个人物的个性特点,并且比原作的线条、细节表现更精致,更富立体感。     在人们印象中,苏绣要么是单面的,适合挂在墙上,要么是双面的,适合做成屏风,或者摆在桌上。陆晓琳带给大家的另一组作品《自由》,却突破了传统的苏绣装帧方法。她把一幅飞鸟苏绣置于一个鸟笼内,使两者合二为一,鸟笼也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与惯常的平面表现方式相比,《自由》灵活运用了当代新兴的“装置艺术”手法,更具空间立体感。     “被关在笼内的小鸟没有安于现状,呆立不动,也没有用蛮力去强硬冲撞牢笼上的条条框框,而是保持着优雅的飞翔姿态。她是一只积极适应现状的鸟,她在不停的飞翔中积极寻找突破口。在实现身体自由之前,她已经提前实现了心灵自由。”陆晓琳介绍,对于参观者来说,《自由》要表现的是不屈不挠、追求自由的意志。“对于我自己,《自由》还代表着我立志从题材、材质、针法等方面突破固有的条条框框,解放思维,为苏绣的创新发展营造一股新风,让传统苏绣能够主动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甚至打入欧美高端消费品市场!”陆晓琳说。(张伟敏)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