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苏资本市场24件重案七成涉内幕交易

11.11.2014  18:12

  新华报业网讯 11日,由中国证监会纪委、江苏证监局和深圳交易所承办的江苏地区“内幕交易警示教育展”公开的一组数据触目惊心:今年江苏查办的资本市场重点违法案件达到24件,其中涉嫌内幕交易的有16件,占比67%。相比之下,2012年、2013年,江苏查办的重点案件分别为13件和20件,其中涉嫌内幕交易的案件分别是7件和11件,占比均超过50%。由案件数量和比重不难看出,今年江苏内幕交易继续呈高发态势,尽管江苏对内幕交易“零容忍”,但利欲熏心者仍屡屡铤而走险。

  江苏是资本市场大省,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投资者的数量均较多。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些年江苏曾曝出多起市场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的内幕交易大案。其中,案发于2009年的高淳陶瓷案揪出了国内“官员内幕交易第一人”——南京市经委原主任刘宝春。在当年高淳陶瓷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前,代表南京市经委参与重组洽谈的刘宝春,伙同妻子狂买61万多股高淳陶瓷股票,并于股票复牌后卖出,非法获利750万元。次年,刘宝春因内幕交易罪被判刑5年,不仅违法所得被追缴,而且还被罚750万元。企业高管也是内幕交易的高位人群。江苏开元集团原董事长丁建明就栽倒在自挖的陷阱里。在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制定利润分配方案时,丁建明指示按最高比例送配,随后他即安排相关账户购入上市公司股票,卖出后获利1109万元。在利益驱使下,个人投资者也伸出了内幕交易的“咸猪手”。家住南京白下区的股民刘鹤坤今年9月因内幕交易被处罚款6万元。在上市公司江苏三房巷因重大资产重组而停牌前,动用290多万资金买入近67万股,而后在股票复牌后抛出。刘鹤坤和三房巷本无瓜葛,但却是江苏一知名券商保荐代表人卞某某的多年好友,而后者正是三房巷重大资产重组计划的牵线人。尽管刘辩解说自己买卖全凭个人判断,但江苏证监局综合考量刘与内幕信息知情人卞某某的密切关系、两人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频繁通话、刘交易三房巷股票明显异常等情况,认定他实施了内幕交易。可叹的是,由于重组事项告吹,这位股民“潜伏”该股票2个月的“酬劳”却是倒亏4000多元。

  “内幕交易行为违背了‘三公’原则,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的毒瘤。”江苏证监局局长王明伟说。当前,内幕交易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打击内幕交易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行为仍是证券监管执法的重中之重。据悉,江苏证监局已与省公安厅共同建立了证券期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机关合作新机制,对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了震慑。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吉强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