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科技型企业“新三板”工作成效显著

19.11.2015  12:13
      近年来,仪征高度重视“新三板”工作的开展,不断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着力推动仪征企业“新三板”挂牌工作。截至目前,已将15家企业纳入“新三板”企业储备库。其中,康能生物、尚慧新能源、慧通成套管道、天龙玄武岩4家企业已经挂牌成功;怡丽塑膜申报材料已经上报股转系统;奥林特梯缆、一万制冷即将上报;东升汽车零部件、百纳德电能、中意恒信、润扬种业与券商签订协议。         仪征“新三板”工作取得这些实效,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首先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共识和推动。鼓励企业进入“新三板”,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本地企业,整合资源,引入先进理念、管理模式及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市场品牌具有推动作用;有利于企业拓宽直接融资途径,壮大企业规模,也有利于培植我市财源、税源。因此,2014年初,市金融办在制定下发的《2014年全市金融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新三板”工作的目标和措施。同时,积极主动向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争取市领导支持,出台政府相关文件,为“新三板”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次是高频度的宣传走访推动。工作之初,由于没有经验可循,市金融办通过面上广泛走访,反复和企业家沟通,宣传和推动“新三板”工作,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要在这几个方面,即企业的质态不优,挂牌障碍较多。虽然“新三板”门槛相对主板、创业板已经明显降低,多为定性指标,没有营业收入、净利润等财务指标硬性要求,但一些企业还存在主营业务不明确、注册资本与收益不匹配、财务不够规范等诸多问题。对“新三板”工作认识不深,意愿不强。有的企业虽然有较好的基础,但不熟悉资本运作,存在畏难情绪或不愿意接轨资本市场。企业顾虑较多,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比如,在福利企业退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税务申报等方面,前期存在一些“违规操作”,企业为此必须付出规范性操作的合规化成本;“两证”历史遗留问题,涉及规划、税费、手续等诸多方面,解决难度较大,以及奖励政策能否落实等问题。正是通过这些高频度的点对点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和困惑,在重点、难点问题上的服务协调才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有的放矢地解决企业挂牌中的困难。       最后是部门协作配合创新推动。各职能部门之间能够密切配合、步调一致,积极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特别是为解决拟挂牌企业的房产证、土地证“两证”缺失的历史遗留问题,由市金融办牵头,市城建、房管、国土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创新采取一表式审批、部门联合会办的方式,只要经相关部门现场联合勘查,房屋符合各镇、园区总体规划、无明显质量和重大消防安全隐患,均予以先行补办。同时,对企业“新三板”挂牌各相关部门出具的合规经营证明,市金融办发函至各部门请求核实内容并出具有关证明,避免企业“挨家挨户”上门的难度,从而为企业挂牌节省了时间。(仪征经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