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市村级社保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

15.09.2015  11:38

  目前,仪征市135个建制村已全部建成村级社保服务平台,服务人数15.7万人,已建成扩大外延的便民服务示范点15个。


  发挥资源优势,构建服务大平台


  为顺应“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就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新形势,仪征市统筹职能下放和机构建设,依托前期开展的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加快整合资源力量,提升层次,完善功能。相关职能部门主动把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链条向村延伸,积极扶持各行政村建设“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配备专业人员,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让农民群众“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村级社保服务载体建设,先后在村和社区建设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175个。


  开展社银联动,打开服务新通道


  一直以来,仪征市注重多渠道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便利化服务。仪征市11个镇(办事处)135个行政村,统一配置了专用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档案柜等设备。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加快推进金融惠农服务“村村通”工程,联合市农商行在每个行政村设立金融便民服务点。累计投入资金68万元,设点150个,挂牌“扬州市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112家,安装POS机295台,设立自助银行8个。发展农村超市、便民店、卫生室等作为银行卡特约商户,为城乡居民领取养老待遇提供“刷卡”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注重措施保障,实现服务长效化


  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政策宣传和调查摸底工作。重点开展60周岁以上未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的调查,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力争做到应保尽保,实现应享尽享。同时,全年集中开展一次全面核查,防止存在死亡拖延上报或瞒报现象,维护基金安全与完整。围绕“四个不出村”建设服务标准,各镇(办事处)还从规范、提升村级便民服务点服务质量入手,制定村级服务站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做到有办事流程、有服务承诺、有工作职责、有监督措施,明确工作权限和服务标准,为广大农村参保居民提供快捷、优质服务。


  村级社保服务平台的建设,极大地方便了农村群众。建设平台以来,全市新参保登记17800多人次,实现缴纳保费和领取养老金交易135000多笔,交易金额2700多万元,开展权益查询55000多笔,开展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业务8206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