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市城建局质监站:把好工程质量关

04.02.2015  12:31
 

1月26日,走进市城建局质监站监督抽测科,首先看到的是墙角边大大小小的工具箱和橱柜中分门别类摆放的一摞摞工程档案。监督抽测科负责人王伟正在翻看一叠厚度约20公分的工程资料。他介绍,这是一个工程的资料员刚送来的,因为之前的工程资料中发现了有问题的地方,所以资料员将问题整改后又重新整理送了过来。而这样的工程质量控制资料,王伟每天要审核两三份,每份都是这样的厚度。“记得刚来质监站时我业务不熟练,每份报告要看上几个钟头,有时候内容太多,看了后面忘了前面,还要回过头来再看一遍。”王伟说。现在的王伟业务熟练,看完这样一份资料仍要数十分钟。

市城建局质监站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是否符合国家法律及各项制度的规定;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和质量事故;监督检查工程实体的施工质量,尤其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专业设备安装等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施工质量。而王伟每天所要审核的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则是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选用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工程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是否满足要求的一道关卡。20公分厚的资料,海量的报告,质监员的工作就是从中寻找一切可能存在的工程隐患,并及时要求工程负责人进行整改。这份工作由监督抽测科王伟和他的两位同事负责,总共3个人的科室,2014年审核检测报告约20000份。

当然,要判断工程质量是否满足要求不能只停留在资料核查方面,质监人员同样需要前往工程施工现场,对在建工程实体结构质量进行随机抽测,对主体结束进入装饰阶段的工程进行定点抽测。“一般情况下,一个单体工程我们要去现场两三趟。有不少工程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我们必须一遍一遍地去查验,一遍一遍地告诉工程负责人施工应该达到的标准,所以我们的工作量自然就大了。”王伟介绍。就拿王伟来说,他来到质监站工作已经6年多,全市大到每个乡镇、小到每个小角落的工程现场他都去过,有一次他一天就跑了刘集、马集、大仪、陈集四个镇抽测工程质量。而质监站专门为东奔西走的工作人员配备的两辆公车,用了不到十年就已经接近报废。

2014年,质监站监督抽测科共进行监督抽测500余次,发现混凝土强度、现浇板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方面质量问题50余次。被问起“若是这些问题没能及时发现会有什么后果”,王伟笑笑说:“首先我们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但要是真有问题没查出,混凝土强度有问题,建筑的抗震和耐久性能就会严重下降;现浇板厚度不够、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大,现浇板就有可能开裂……总之,再小的问题也有可能导致严重的质量后果。”而对于在抽测时被查出有这样那样小问题的工程,质监站的处理原则是:任何违规都不放过,第一次发现时本着人性化的工作理念以教育、督促纠正为主,但若是再犯,该工程及其负责人将被列入工作人员心里的一本“小名册”,监督抽测时将重点“照顾”。

据统计,2014年我市完成建筑业产值超过200亿元,这无疑是一个令所有仪征人为之振奋的消息,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那每一砖一瓦中也有着王伟等质监人员的汗水。他们甘当幕后的英雄,在汽车名城建设这个大舞台的幕后,为我市迈向新目标打牢基础。(仪征城建局 邰宝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