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助老”破解社区空巢之困

30.03.2016  13:00

   “老姐姐,我给您送午餐来了,这是我帮您买的生活用品,一个人在家多注意身体,还有什么需要尽管说。”日前,广益街道莫家庄社区义工李鸿良对高龄老人胡玲娣说。李鸿良告诉记者,他今年刚退休,年初加入社区的银发互助义工队,找到了退休后的“乐事”。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社区服务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去年以来,社区创新养老服务,鼓励低龄老人做义工,并成立银发互助义工队。

   社区的高龄、空巢、孤寡、残疾等特殊老人群体,由于身体等各方面的原因,较少走出家门,晚年生活常感无助寂寞。社居委仔细摸排这些人员情况,了解他们的生活困难和需求,其中,能有人每天为他们送上可口的饭菜成了众多高龄老人的期盼。对此,社居委利用自有餐厅这一资源,并拿出费用来补贴餐费,每天让有需求的老人“订餐”,义工们每天及时送餐上门。今年92岁的唐阿五老伯是最早得到义工帮助的一位,唐老伯平时独居,生活起居难以自理,义工们主动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每天为他送去可口的饭菜。义工们在坚持为老人送餐的同时,还定期上门理发、代购物品、打扫卫生、陪伴外出和唠唠家常等生活照顾,为高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每逢过节,义工队还经常举办各种活动让这些老人们开心,如举行过年蒸年糕、端午包粽子、中秋送月饼等活动。最早加入义工队的过志娟阿姨说:“老人们什么时候最寂寞?就是过节的时候。我们义工年纪也不小了,最理解高龄老人,所以过节的时候去陪陪他们,让他们开心过节。

   社区还成立“银发康乐学院”,“学院”面向社区有特长的低龄老人担任“老师”,让那些有兴趣爱好的老人们“入院”学习。社区里退休不久的低龄老人多,不少人身怀各种特长。社居委主动找到这些人,让有能力、热衷于做事情的老人加入到义工队伍中来作“老师”,发挥个人的特长。“学院”设在社区居家互助服务中心,银发义工们分别担任摄影、书画、编织、舞蹈、烹饪等技能的老师,教授有相同爱好的老人,还不定期组织相关活动,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老助老可以使需要被照顾的老人得到应有照顾,也让低龄老人有了发挥余热的用武之地。”社区负责人王晓平介绍,截至目前,社区银发义工队成员由最初的6名已增加到35名,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年纪最小的也有55岁,最大的已经68岁。义工们平时配合社区为老服务工作,这些低龄老人通过结对子、代买代送、陪聊天等方式,帮助辖区内高龄空巢老人解决基本生活需求、送去邻里关爱真情。银发义工队为老人提供各种便利服务和帮助,既发挥了退休后的余热,又减轻了社区的服务压力,破解了社区老人的空巢之困。 (安宇)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