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诚对待新闻事实

26.02.2015  12:59
              一位真诚的记者,只有其目的和报道动机是诚实的,他才会尽全力保证以事实为准绳,以及追求真实行为的始终如一。正是对待事实的态度差异,使优秀记者区别于无良记者。当然,要保证所有新闻采写环节不出一点差错,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写作中不出现有意安排的“差错”,则是记者应该坚守的底线


  凡为记者,皆应坚持不懈地以真诚的态度开展业务实践。而作为竞争激烈的现实中人,真诚意味着要与身边弥漫的肤浅做出强力博弈。


  肤浅并不是一种不可克服的弱点,人非圣贤,起于稚拙。在记者的工作当中,起步容易,坚持很难,难就难在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总能在工作中把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放在高于其他所有的考虑因素之上。有经验的记者坚持的真实性、准确性,不仅意味着报道中不会出现错误和肤浅的表述,而且还意味着作品应该呈现所有必要的事实因素,以防读者做出错误的推断。


  作为以真诚态度对待事实的记者,会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所有信息,坚守立场但不会冥顽不灵;同时,不会拒绝倾听和考虑新出现的证据事实,在修正报道的过程中,丢掉的是肤浅,留下的是真诚。


  有一位老记者在总结采访人生时说,如果新出现的证据事实推动了观点的改变,我将以表达旧观点时的开放态度来接受新观点。这种态度,就是务实和诚实的职业精神,受众不会以他的观点修正而对他轻视。相反,罔顾真实,以片面性追求肤浅轰动效应的人,才会被认作虚伪之徒,失去公信力。


  通常情况下,新闻中出现的不准确现象,不是因为记者态度低劣所导致,更多的是由于他们知识储备缺乏所引起的。一个知识储备不足的人不足以胜任记者一职,正如他不足以胜任医生或工程师的工作一样。假定每位记者的伦理道德水平相当,那么他们对自己报道领域所作的贡献大小,几乎与其能力成比例。新闻业是一种需要精确知识和博学修养的行业。因此,记者应通过学习、探索和观察,不断地提高自己,从而使报道更加可信、更有见解,更有利于社会福祉。


  肤浅和虚伪应成为媒体积极防范的敌人,毫不动摇地坚持“一生求真,一切皆诚”的理念,应该成为所有新闻从业人员的永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