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安全名义将春节调成“静音模式”

16.01.2015  11:01

  今年春节假期,在上海一些商场里,恐怕很难见到吆喝促销情景了。数名知情人士透露,在上海一些中心城区,有关部门正在试图控制商场举办大型活动。一位经理透露:现在报一个活动,需要请示治安支队、商务委、市场监管局、消防局等有关部门。也有商家表示,按照目前的新规定,要想举办春节促销活动,都是很难的了。

  安全事关生命,为市民的安全做些事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不能推卸的义务。采取积极措施,制定科学预案,确保节日安全,这是十分需要的事情。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上海政府的因噎废食,却是安全预防的极端主义。自从发生了踩踏事故之后,上海有一连串的动作。先是取消了当时的一系列活动,此后取消了元宵节期间的三场灯会,眼下又将对商场动刀子。

  如果说,上海的举动是为了让商场搞好预防,制定措施,确保安全的话,我们是能够接受的,更是安全的需要。遗憾的是,就连春节期间的各种促销活动也要受到影响了,这就有问题了。对商场节日期间的安全加强管理,对商家的促销活动进行严格审批,是没有问题的。虽然,这给商家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但是与生命安全相比,麻烦一些也是值得的,别说是好几个部门审批了,就是再多几个部门审批也是可以的。如果能用商家的麻烦,换来购物的安全,换来春节市场的井然有序,这些麻烦是必须的。

  可是,这不仅仅是麻烦的事情。当地市民认为这是一刀切,当地商家认为“审批促销活动基本上没希望”。因为,当地的新规出台了,要求促销期间的场地是宽广的,人流是很小的,并且出台了场地面积和人流的具体数字。按照这个数字来说,眼下的商场很难达到这个标准。因为春节期间是人流较大的时候,而按照国人的习惯,春节期间到商场购物又是娱乐、休闲的一个传统项目。节日期间的人流是可想而知的事情了。而节日期间休闲购物的人流仅仅是上海会出现的吗?全国各地都是一样的。这样的新规定,实际上碰触了许多底线。

  第一个底线就是购物权。当商场的人流是有规定的时候,这就导致一部分市民不能前去购物,只能看哪家商场的人少才能去采购;第二个底线就是休闲权。放假了,就是为了热闹,就是为了玩玩,很多人出门除了买东西,还是为了到商场里去玩玩,如此规定就无情剥夺了休闲权;第三个底线就是销售权。春节是商家销售最好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家当然都想搞搞促销活动,而很多促销活动不能举行了,这就是对商家利益的侵犯。

  关注安全是不可少的,但是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不能把自己防范不科学,措施不到位,救援不彻底的责任,让商家来承担,让民众来承担。更该思考的是,如何在确保市民幸福权、热闹权的同时,让公共管理手段得到加强,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不能因为有问题食品就让市民不吃饭,不能因为发生交通事故就让市民都步行。如果管理手段依然是陈旧的,就是市民足不出户一样会发生事故。

  “春节没有吆喝声”是公共管理的败笔。春节就应该是热闹的,请别以安全名义将春节市场调成“静音模式”。(郭元鹏)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