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清河区总工会以“六大动作”推进“职工书屋”建设

24.09.2015  23:04

      本网讯   近年来,淮安市清河区总工会结合实际,创新工作理念,整合工作资源,探索工作方法,推进职工书屋建设,维护了职工精神文化权益,促进了企业文化、职工文化的发展繁荣。

一是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全面开展“职工书屋”的部署、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财务、宣教们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职工书屋建设的工作意见》,明确建设标准、规模,将任务细化、量化,建立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工会组织工作职责。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主动加强与区委宣传部、文广新局等单位的沟通和配合,推动将“书香企业”创建工作列为全区“书香城市”创建的重点项目,形成了建设“职工书屋”的整体工作合力,保障“职工书屋”建设顺利开展。

二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利用召开全委会、职工文化建设推进会等会议,向各级工会反复宣传建设“职工书屋”的重大意义,让他们牢记工会组织应切实发挥组织、引导、服务、维护四个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建设“职工书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专门召开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聘请专家讲解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与促进企业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引导企业重视职工文化建设,加大对建设“职工书屋”人财物的投入,把职工书屋打造成内聚人气、外树形象的职工文化品牌。

三是科学谋划,稳步推进。 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企业及职工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职工书屋”建设工作。对工会已有的文化设施包括职工之家、俱乐部、图书室、阅览室,可以整合的整合,可以沿用的沿用,不搞重复建设,根据职工书屋的标准进行规范和完善;对暂时缺乏条件的单位,可以在“职工书屋”的场地面积、基础设施条件和藏书量方面灵活掌握,逐步引导,逐步完善;对流动性较大的商业、餐饮、物流、建筑项目工地等企业,建设流动的“职工书屋”,或以街道、社区工会文化阵地为依托建设联合“职工书屋”,引导基层工会利用各种渠道建设职工书屋,方便资源共享。

四是完善机制,强化管理。 制定了“职工书屋”资金筹集机制,明确建设资金,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方式,由区、街道、系统和基层工会共同解决,各级工会要把“职工书屋”建设资金列入年度经费预算,专款专用;建立了合理的图书征集配送机制,联系协调书店开展团购,争取用有限的资金为基层职工多买书、买好书,积极发动社会各界为“职工书屋”捐赠图书;建立完善“职工书屋”的借阅使用、读书交流、管理员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职工书屋”健康有序地发展。

五是创新建设,突出特色。 根据互联网时代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坚持传统实体“职工书屋”与电子“职工书屋”并行创建,相辅相成。区总工会通过出资购买服务的方式,以中工网电子书库为依托,建立了清河区网上“职工书屋”,为基层工会设置用户名与登录密码,使广大职工随时随地可以在电脑和手机上阅读65万册电子图书,430种数字报纸,1400种工具书等等。按照数字化信息化的“职工书屋”建设需求,基层企业工会积极进行职工文化阵地创建方式的创新,如顺泰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提出“职工书屋在身边”的理念,为职工公寓免费开通了上网宽带,方便职工上网阅读;开元名都大酒店、麦德森制药、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等企业设置了职工电子阅览室手机APP,为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搭建更方便快捷的学习平台。

六是丰富内涵,注重实效。 坚持把职工书屋建设与开展职工读书、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企业文化建设等活动相结合,注重发挥“职工书屋”平台作用。2012年以来,区总工会开展了以“争当主力军、添彩清河梦”、“清河梦·劳动美—我们与梦想同行”、“践行核心价值观、劳动筑梦做表率”为主题的职工读书月活动,依托书屋开展读书交流、文艺创作等读书活动,同时向全区职工推荐优秀书目,举办读书征文活动和主题演讲比赛,评选优秀征文和演讲能手,激励和保障职工多读书、多成才,实现劳动学习促圆梦的愿望。 (徐伟   通讯员 杨忠)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