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媒体报道—王咏红代表:江苏将先行先试为健康中国探路

09.03.2015  17:59

(江苏人民广播电台:2015-03-06)

 

 

  打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及的所有“群众不满意”的民生问题中,医疗位列第一。与此同时,首次出现在报告中的跟医改相关的关键词也不少: “医疗费用跨省结算”、“虚高药价”、“医疗纠纷”、“健康中国”等等。接下让我们跟随江苏台特派记者祖名一起去听一听代表们怎么看?


  报告第26页,关于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段落阐述只有388个字,但却在“加”“减”中清晰地给出了年度目标:2015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中国要在100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要破除以药补医,降低虚高药价。


  “健康中国”的概念在报告中首次出现,对此盐城市疾控中心主任沈进进代表说,健康中国的打造离不开每一个人,每一座城市,其中对慢性病的关注至关重要:“我国慢性病患病人数约为2.6亿,其中每年癌症发病人数约180万至200万,全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6%,慢性病医疗费用占卫生总费用70%,估计目前已超过了1万亿元。”


  沈进进代表带到会上的建议是《关于促进慢病防控工作,开展健康城市建设》。他建议加快制定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规划和行动计划,加大对公民的健康干预力度:“宏观加强政府主导,逐步消除空气污染、水污染、食品安全等公共危险因素,微观通过健康教育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危险因素来降低个体患病的危险因素。”


  报告中指出“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代表说这个提法非常好,虽然多地已经开始实践,但多点执业遭遇法律瓶颈:“99年的执业医师法规定医生取得执业医师许可证的注册要在某一家医院定点注册,你不能到别的医院行医。应该重新修改,举个例子就像我们驾照一样,我的驾照是在无锡市申请拿到的驾照,但是我在全国都能开车,解放医生的生产力,更好的服务全国人民。”


  略显敏感的 “医疗纠纷”虽然在报告中也是首次出现,但却是历年来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陈鑫代表说,去年的“医闹”伤医事件依旧不少。连续多年的调研后,这次他的带来的建议是《依法治国,落实医院暴力零容忍》:“依法治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能不能把医院的医疗暴力部分列入刑法,而不单单是管理条例,在医院真正做到暴力零容忍。好的医疗环境保护的不单单是医护人员,其实最终保护的使患者的利益。”


   宽松和谐的医疗环境更呼唤改革的政策落地。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王咏虹代表说,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江苏作为国家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将大胆先行先试为健康中国探路:“建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组织实施全民健康促进、健康环境营造等行动,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力争到2020年,把我省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生活健康和健康服务业发达,城乡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健康江苏’,为实现我们群众的‘健康梦’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