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溧阳市秋粮收购呈现“五个特点”

02.12.2015  19:00

受国内粮食市场大环境和异常天气的影响,今年我市秋粮收购呈现“五个特点”。
一是收割季节推迟一周。由于秋粮生长前期低温寡照,生育进程延缓,水稻收割比去年推迟约一周。二是收购进度慢于去年。截止11月26日,全市收购秋粮48487吨、同比少收53582吨,其中收购中晚籼稻32342吨、同比少4313吨,收购时间近60天,目前还在扫尾,比去年收购时间拉长半个多月;收购粳稻16145吨、同比少收49269吨。国有粮库收购中晚籼稻18227吨、同比多收1698吨,收购粳稻8606吨、同比少收35990吨。收购进度慢于去年,收购战线长于去年。三是收购价格低于去年。今年与去年相比,每百斤市场收购价,籼稻低8元、粳稻低13元。今年籼稻、粳稻市场收购价“高开低走”,去年比较平稳,今年籼稻由137-138元跌到124元,前后跌了13-14元;粳稻由142元跌到137元,前后跌了5元。去年籼稻稳定在138-140元;粳稻稳定在150-153元。四是粳稻质量参差不齐。因水稻生长前期低温寡照、收获期间持续阴雨、少数农户虫害防治不当、抢收抢种赶季节“未熟先割”以及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今年粳稻质量参差不齐。主要反映在出糙(出米)偏低,没有晴好天气整晒收上来的稻谷已经发热、沤黄、变质,谷外糙不符合国家收购质量要求等。五是收购难度最大一年。随着国内粮食产量、收购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背景下,今年7、8月份以来,粮食经营呈现粮价下行、市场低迷、销售不畅、购销倒挂、库存高位格局,粮食收购面临非国有粮食企业不积极、加工企业开工不足、政策性粮拍卖成交率低等问题,仓容紧缺、购销亏损、托市收购质量要求更严等直接困扰着国有粮食企业。粮农不能就近卖粮、要跑远路卖粮、排队卖粮,粮农对收购质量不理解,不合格的粮硬是要粮库收掉,否则,粮农就会情绪激化、投诉增多。由此可见,今年秋粮收购是最难的一年。
针对以上特点,我局将紧紧围绕“执行国家收购政策、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满足粮农售粮需求”三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发现问题的预见性和解决问题的超前性,紧紧依靠各级政府重视和支持,加强上下、部门的沟通协调,齐抓共管、化解矛盾,努力保障收购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