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日志|三年来追回外逃人员3051人 中央单位三公四年累计减少26亿元

26.06.2017  10:22

  [媒体关注]

   北京青年报:中央单位三公四年累计减少26亿元

  6月23日下午,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201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同日,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作了《国务院关于2016年中央决算的报告》。

  2016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365.62亿元,加上年初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以及中央财政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1315.06亿元,收入总量为73680.68亿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804.55亿元,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76.13亿元,自主总量为87680.68亿元。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14000亿元,与预算持平。

  “三公”经费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16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48.25亿元,比预算数减少14.84亿元。此外,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从2012年到2015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分别为74.25亿元、70.15亿元、58.8亿元、53.73亿元,数据表明中央层面兑现了“三公”经费预算总规模只减不增的承诺。

  具体来说,在“三公”经费中,2016年因公出国(境)经费18.19亿元,减少2.08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5.87亿元,减少8.54亿元;公务接待费4.19亿元,减少4.23亿元。在三项开支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仍占据主要位置,花费最多,减少也最多。

  张少春在报告中表示,这主要是因为有关部门大力压缩“三公”经费支出,以及部门因公出国(境)、外事接待等任务当年未能实施。财政部测算,2016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比2012年累计减少26亿元,累计降幅达35%。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分别累计下降6.5%、36.4%和70.3%。

  此外,有7省6市5县违规举债537亿、96个县违规使用扶贫资金3.81亿、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骗补16.72亿。部分央企境内外投资业务造成风险逾990亿、有央企扩大落后产能生产、部分银行要求先“还旧”再“借新”。此外,还有7成单位“三公”有问题,10家单位违规收入4000余万元。

  (本文有删减,详情见 http://news.xinhuanet.com/2017-06/24/c_11212018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