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刀鱼,还有多少路要走?

18.12.2015  21:18

12月14日,本报A2版刊登报道《靖江驯养刀鱼成活率超八成》,在野生刀鱼越来越难觅行踪的阴霾下,这条消息让关心“长江三鲜”的各地渔业专家、老饕吃货们一阵兴奋。这是不是意味着,刀鱼也能像河豚一样实现规模化养殖?刀鱼能否就此走下“神坛”,回归普通市民餐桌?连日来,记者就此展开探访。

 

刀鱼人工养殖养活≠量产

 

市农委水产高级工程师陶桂庆说:“虽然我市人工驯养刀鱼的成活率已达到八成,但刀鱼人工繁殖、开口饵料、病害防治等依然面临许多的技术瓶颈,人们对刀鱼的了解还很少。

 

长江刀鱼的研究是一个新的课题。2001年,我市联合有关科研机构,对刀鱼的资源现状和刀鱼洄游规律等进行调查。那是一个初步的调查,最终的目的是建立刀鱼人工繁殖种群——野生刀鱼作为父本和母本,它们的下一代再作为父本和母本,再人工培养出子二代、三代、四代……并把人工繁殖的刀鱼鱼苗放流到长江。

 

2004年,我市成功解决了“‘江刀’出水即死”的难题。“我们也没有经验,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试验,改进网具,改进装运方法……”市农委水产站站长朱爱奇介绍,最终,研究人员成功捕捞活的“江刀”。“装在水箱里,最长能活8个小时,最短也能活3个小时,虽然时间不太长,但对于研究却很有现实的意义,比如可以实现产卵繁殖。”朱爱奇说。

 

2007年至2008年,我市开始养殖刀鱼。主要方法就是把捕捞上来的活的“江刀”养起来,养殖的方式有三种——池塘养殖、大水面养殖和在长江边的滩涂上围栏养殖。

 

 “实话实说,刀鱼人工养殖我们还只走了一小步,就是把刀鱼养活了,离真正的人工养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朱爱奇坦言,目前靖江“家养”刀鱼的种苗来源完全依赖自然资源,随着刀鱼资源不断减少,采捕刀鱼幼体而形成的资源优势不复存在。要想获得稳定的种苗源,实现刀鱼人工繁殖是必由之路,然而刀鱼脾气刚烈,人工授精时会一直拼命挣扎,死亡率非常高。眼下,这个难题已成为制约我市刀鱼规模化养殖的最大难题之一。

 

上海、无锡已突破刀鱼人工繁殖难题

 

与靖江几乎同时进行刀鱼养殖试验的还有江阴、海安、扬中、上海、无锡等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上海海洋大学和位于无锡的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是技术最好的,媒体报道他们已经突破了刀鱼人工繁殖的难题。”我市一位长期从事长江刀鱼研究的水产专家介绍,“养殖长江刀鱼,只有突破人工繁殖技术难关,试验才有可能成功。因为人工繁殖的成功意味着人类能获得大量刀鱼鱼苗,也才有推广刀鱼养殖和放流刀鱼、恢复刀鱼资源的可能。

 

2013年,上海渔业专家们率先取得刀鱼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成功培育出大规格刀鱼苗种12.3万尾,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苗种的规模化生产。2014年,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也传出喜讯称,当地不用打催产针就能促使刀鱼自然产卵,自然产卵的刀鱼苗养殖存活率已高达50%左右。

 

朱爱奇说,目前,靖江人工养刀试验的资金主要来自科技三项经费的扶助,资金少制约了养刀试验的开展。此外,靖江作为县级城市,在科研设备、人才资源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刀鱼养殖试验后续问题的破解需要更高一级部门、有实力的科研院校等共同参与。

 

刀鱼回归路阻且长

 

人繁成功后,刀鱼是否就能像河豚养殖一样实现量产?并不尽然。截至目前,上海、无锡等地尚未有“人工养殖刀鱼成功上市”的消息传出。

 

市农委水产专家们举例说,刀鱼的口味相当挑剔,喜欢天然生物饵料,但给刀鱼幼体喂什么饵料,给青年刀鱼喂什么饵料,给成年刀鱼喂什么饵料,这些都还是谜题,需要科研人员不断研究。此外,刀鱼还喜欢“住得宽敞”,无法提高养殖密度,综合考虑养殖成本来看,养殖刀鱼的价格优势究竟有多大,目前还不得而知,推广难度较大。

 

专家们的顾虑,在新桥镇刀鱼试验养殖基地负责人缪小平口中得到证实。缪小平坦言,刀鱼“触网即死”,每次下网捕捞,都会对塘内刀鱼造成严重损耗。没有十足的把握,工作人员一般不会轻易下网。“鱼苗难以保证、饵料成本高、捕捞难度大,单从这三项来分析,规模化养殖刀鱼要走的路还很长。”缪小平说。

 

在研究过程中,对野生江刀资源及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迫在眉睫。非法捕捞让江刀资源锐减;水电工程、采砂作业、疏浚航道等水工建设的增多,改变了长江的水文环境,让刀鱼洄游的路径越来越短;沿江企业的排污,恶化了长江水质,这些污染严重影响刀鱼的生存环境。“这些问题光靠渔业部门无法解决,但这些问题倘若持续不解决,即便是刀鱼人工养殖的所有技术难题都突破了,刀鱼依旧无法‘回家’。”朱爱奇说。

 

人工养殖刀鱼,还有漫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