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每天五千,啥会这般奢华

21.11.2014  10:05

人均每天五千,啥会这般奢华
2014-11-21 来源:新华日报

        截至11月20日晚7点半,广州市黄埔区共有62个部门晒出部门决算。2013年各部门会议费总计429万元,同比减少793万元,下降64.9%。不过面上的下降中不乏显眼的个体,如黄埔区经贸局(交通局)去年会议费尽管下降了60%,但其公布的最大的5个会议中,人均最贵的会达到了5000元每天。
        (11月20日《南方都市报》)
        黄埔区经贸局(交通局)列出的5个会议中,除了街道招商业务总结会人均600多元外,其余人均都超过千元。14人去深圳参加中国高新论坛嘉宾会议,3天花了12.8万元,平均每人每天3047元。而2013年电商产业合作峰会,9人开了一天会花了4.5万元,人均5000元。就是花费最少的街道招商业务总结会,也远远超过广州市财政局规定的人均280元/天的会议费标准。
        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中央国家机关一类会议费标准为每人每天660元,而黄埔区经贸局(交通局)顶多也就是个处级单位,怎么会议费支出比中央国家机关一类会议的标准还高,甚至是其七八倍?这么多钱,究竟都花在哪了,不能是笔糊涂账,必须公开具体的用途和发票报销明细,看看究竟是合理支出,还是公款奢侈消费的结果?全年会议费下降了60%,也吓人一跳:该单位此前的会议费支出究竟有多高,难道有每天人均上万的天价会?
        会议费开支范围无非就是住宿费、伙食费、会议室租金、文件材料印刷费,不应该出现这么高的人均花费。街道招商业务总结会就在本地开,会议室是现成的,相关材料就算人手一份也没多少钱,何况打印、复印都是用的局里的设备和纸张。按理除了伙食费应该没多少支出。但这样一个简单的工作会议,尚且人均花了600多元,去外地开会,能不加倍花吗?像中国高新论坛嘉宾会议、2013年电商产业合作峰会等会议,作为参会者,既无须租用会议场所,更没有那么多的材料需要印制,单是住宿费、伙食费,怎么会花了这么多?很难让人不起疑:难不成是会议费里包括了旅游及纪念品购买费用,加上远超规定标准的食宿待遇,否则怎么可能花这么多钱?
        黄埔区经贸局(交通局)的主要职责中包括招商引资工作,而现在很多地方对招商部门的经费使用是少有限制的,这也许是黄埔区经贸局(交通局)频开“豪会”的重要原因。在各地招商部门都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习惯时,要是省着花,反而可能遭到嘲笑。若是大家平时都拿公款高消费惯了,普通的会议标准怎么够用?
        包括会议费在内的巨额招商费用也未必都是用在客商身上,说不准还以招商为名成了招商部门工作人员的个人消费。毕竟,真正成熟的客商更在意投资环境而不是政府相关部门的招待,太奢华的接待也许反而会让他们对当地政府产生反感,影响招商效果。招商成绩与招商支出也不可能完全挂钩,离谱的招商费也无法证明招商部门的工作有多努力。黄埔区经贸局(交通局)离谱的会议费支出要查个明白,若确有猫腻应该依法惩处。在客商有限且可供招商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规范导致恶性竞争的招商行为,压缩招商部门、人员数量及经费,倡导务实、节俭招商,应该是急需要做的事。
        八项规定出台后,公务奢侈消费仍屡有冒头。这说明,要从根本上刹住腐败风气,财政预算和支出双公开不能再“躲猫猫”。如果财政支出透明化,公众可以随时了解和分析政府部门的支出情况,还会出现离谱的会议费吗?而监管不严也是奢华培训、天价会议费等不良风气始终难刹的重要原因。很多公款浪费和奢侈消费行为,并不是隐蔽性很强、难以察觉的腐败行为,只要下决心查,肯定能发现其中的猫腻。只有加强监管,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对包括纪检监察、审计、财政部门在内的相关政府部门加强问责,才能真正扭转这种不正之风。
        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