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亲手击毙数十名日伪军 解放后留在老家种田

31.08.2015  15:34

  

  南京六合区马鞍街道魏胡组有一位喜欢串门的老人魏华,乡亲们问及:“老爷子,你打过日本鬼子,参加过解放战争,从枪林弹雨中闯出来,你却没能成为离休老干部,每天乐呵呵的,不后悔吗?”魏老总是一笑了之,表示自己从未在乎过离休老干部的身份。“从抗日战争一直打到解放战争,我亲眼看见,很多战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比起那些长眠地下的英烈们,我能活着,够幸福了!现在,我衣食无忧,四世同堂,党和政府没有亏待我,每月给我发2000多元生活补助费和伤残抚恤金,我很知足了。

  说起魏老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1941年秋,17岁的魏华响应新四军二师淮南军区(津浦铁路)路东军分区独立三团的号召,自愿应征入伍,成为来六支队的一名新兵。后来,这支队伍改编为新四军二师五旅十一团。抗战胜利后,改编为解放军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二师五旅十一团,魏华为二营二连二排五班班长。魏华曾亲手击毙日伪军数十人。曾参加过半塔保卫战、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解放高密城、解放定远城等十几场规模较大的战役,多次负伤。

  1947年11月,魏华参与解放高密城的战役。一枚60毫米迫击炮弹在身旁爆炸,致使他的左脸颊、右手腕、右腹部和膝下等多处受伤,当即昏迷不醒。在华东军区野战医院救治期间,因药品奇缺,手术是在没打麻药的前提下进行的,而且伤口清理得不彻底,一些细小如绿豆的弹片没能取出。不到半年,伤未痊愈的魏华在病房里坐卧不宁,强烈要求归队。无奈之下,部队领导只得答应了。这次受伤,他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右手不能持枪,就连吃饭,都不能拿筷子,只能用汤匙。后来,魏华受到部队领导的照顾,离开战斗第一线,担任团部通讯员及警卫员。有好几次,他近距离接触到陈毅、粟裕等首长。

  解放后,魏华有两个选择,一是去蚌埠当干部,二是留在老家种田。他考虑到自己在战场上受过重伤,又没什么文化,去蚌埠工作,只会给政府增加负担,所以选择了第二条路,从而与离休干部的身份失之交臂。

  通讯员 陆公轩

  扬子晚报记者 任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