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城小学生家庭6成“虎妈猫爸” 亲子教育角色错位怎破

11.05.2015  17:25

  记者小方

  中国江苏网5月11日讯 每年五六月,都是备受关注的升学季。今年的升学季,一部名为《虎妈猫爸》的电视剧热播各大卫视,收视率一路走高,剧中涉及幼升小、学区房、兴趣班、隔代教养等教育热点话题,引发了家长强烈共鸣。在剧中赵薇扮演强势“虎妈”,不惜用“逼迫”的方式让女儿迅速成长;佟大为则扮演温柔“猫爸”,信奉孩子童年快乐第一。两人矛盾多多冲突不断,并且长时间处于女强男弱的状态。

  那么在苏城,像这样的“虎妈猫爸”家庭教育格局是否也占主流?传统的慈母严父和如今的“虎妈猫爸”孰优孰劣?夫妻间教育理念遭遇冲突又该如何去破?

  A

  苏城小学生家庭六成“虎妈猫爸

  记者委托我市沧浪实验小学对一年级学生家庭做了一次“孩子教育问题上谁管得多,操心更多”的针对性调查。结果显示,41个学生家庭里,孩子的教育主要由妈妈管理、操心的有25个,超过六成;爸爸管得比较多的有4个,不到一成;“一起拿主意、共同管理”的7个,不足两成;还有5个孩子,平时主要由爷爷奶奶管。

  其实,这些妈妈也未必都是强硬的“虎妈”,只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比如读什么幼儿园,上什么小学、报什么兴趣班、平时抓作业及学习习惯,基本都由妈妈说了算、唱主角。记者还了解到,许多幼儿园、小学的家长会、开放日活动,妈妈在出席人数上总是占优势;各种家长QQ群里,相较爸爸,妈妈不但人数多,活跃度也更高;主动和老师联系,问孩子学习情况的一“般也都是妈妈。”金阊新城实验小学凌琦文老师告诉记者说。

  相比妈妈们“学这学那”、“管头管脚”的形象,爸爸在孩子们心目中就比较“讨喜”——“喜欢爸爸,双休天会陪我玩会儿”,“妈妈不给吃薯片冷饮,爸爸就给买”,“爸爸有空带我去骑车,吃好吃的”,“作业做得不好,妈妈会发火,爸爸不生气”。“虎妈猫爸”的格局也就由此形成。

  不过,记者也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虎妈猫爸”的格局也会变化。事实上,到了中学阶段,很多父亲会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教育管理中去。“最明显的是,初、高中学生的家长会,爸爸的出席率会明显提高,填志愿等要紧的关口,爸爸拿主意的多。”一名高中校班主任说。

  B

  虎妈VS猫爸各有苦衷都要“吐槽

  电视剧中,“虎妈”赵薇以精英“高压”教育正面对阵“猫爸”佟大为的快乐营养教育,两人轮番较量中,“虎妈”强势、坚硬,“猫爸”可爱中有些许懦弱、逃避。

  两种教育观的碰撞中,“虎妈”获得了不少网友观众,尤其是妈妈们的理解和认同。“虎妈的行为有点过,但是站在当妈的角度还是蛮能理解她的,现在做父母和孩子真的压力好大。”网友“郁郁小昔”说。网友“Anny洁”也坦言:“总不希望自己孩子被别的孩子比下去,怎样去教育?怎么能让孩子又快乐又优秀地成长?真的值得去深思。”网友“鲁冰花花”也持相同的观点:“很多纠结只有当了妈的人才会有体会,从上个幼儿园开始找熟人找关系,升小学、升初中,再到考大学,哪一样是轻松的,谁不希望孩子简单快乐成长,但现实是他们就得面临一次次的PK、考试……

  还有许多妈妈抱怨在家庭教育中,自己是不得不唱“白脸”。“先生应酬多,晚上回家都比较晚了,孩子每天的作业只能我来盯。”“我老公在外地工作,周末回家,就是陪孩子玩玩,对于苏州的教育信息根本不了解,孩子从小上学的各种事情只能我来操更多的心。”更有一位妈妈向记者吐槽:如今男人普遍长不大,自己都管不好——“妈妈生,妈妈养,爸爸回家只上网。这年头当妈真不易啊!孩他爹潇洒得跟单身小伙似的,孩子他妈头发每天乱得跟打仗似的,睡个懒觉就跟过年似的,孩子出点问题自己就跟犯罪似的……

  那么“猫爸”们又是怎么想的呢?记者调查发现,越是工作繁忙的爸爸对孩子的管教就越松,更容易出现溺爱,就成了“猫爸”。出租车司机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每天早出晚归开车,一星期能陪儿子吃次晚饭就不错了,陪伴的时间本来就少,总觉得“亏欠孩子,在一起时喜欢都来不及,还要跟他凶?平时管教方面,主要是妻子负责。“”晚上经常要陪客户,出差也多,回到家总想着好好疼疼女儿,提什么要求基本都会满足,更不会去提那些不开心的事。”自己自营一家物流公司的爸爸王先生说,“再说了,孩子年纪小,贪玩很正常,长大了就好了,快乐健康第一。

  C

  “慈母严父”从何时成了“虎妈猫爸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家庭教育分工是“慈母严父”,为什么现如今却成了“虎妈猫爸”?我市著名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吴文君认为,“虎妈猫爸”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独生子女养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她看来,正常的家庭结构里,“慈母严父”更符合人类社会长期发展形成的规律。父“亲呈现的是男性的力量,阳刚、雄性、粗犷,有界限和规则意识,他给孩子带去保护、支持和安全感;母亲呈现的则是爱,感性、柔软、细致和温暖。”她说,但是由于是独生子女,母亲越“对这唯一一个孩子过分呵护、管教,孩子就越成为她的‘私有物’,她甚至不信任自己的丈夫,因而剥夺了孩子与爸爸互动的机会,爸爸就被边缘化。”而当一个妈妈对孩子控制、管理得越多,她也越容易焦虑,这种压力最终会转嫁到孩子身上,妈妈也就成了孩子眼中的“老虎”。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竞争加剧,爸爸们忙

  于赚钱应酬,偶尔与孩子相处,就是玩乐溺爱,

  也放弃了自己在亲子教育中的角色。“慈母严

  父”由此变成了“虎妈猫爸”。

  尚想心理的首席咨询师顾怡还指出,不少中国式家庭里,亲子关系过于粘连,对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这种家庭里的男孩子长大后处理不好婆媳关系,遇事容易逃避,又成为新一代“猫爸”。顾怡认为,一个家庭中,相比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良好的夫妻关系是‘镇家之宝’,如果夫妻恩爱,关系融洽,那他们就有自己的空间,遇到问题也会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就不会把关注的焦点全部放在孩子身上,使得矛盾激化。”在她看来,“虎妈”和“猫爸”的冲突,表面上看是孩子教育的观念冲突,深层次却还是因为夫妻之间的沟通和相处出了问题和状况。

  D

  “虎妈猫爸”不利成长呼唤“爸爸归来

  “妈妈们更敏感,聚在一起话题往往只有孩子。当周边的同事同学家的孩子读了好学校,得了好成绩时,妈妈们无法淡然,在焦虑中自己的情绪很容易表露,并急不可耐地想去实施和改变,因此造就了不少‘虎妈’。”苏州市立达中学副校长徐寅倩说。“没其他办法,只会变老虎,是妈妈们的悲剧。”市二十四中副校长黄素心说。

  不管是教育人士还是青少年心理专家,对于“虎妈猫爸”的家庭格局都不看好。“这样的家庭角色错位,打破了一种两性间的平衡。在这样家庭里长大的男孩子,从小力量断裂,会没有自信,安全感不够;而女孩子呢,由于爸爸窝囊,男性榜样缺失,会瞧不起男性,在未来的婚恋中也往往因为不懂得尊重男性而经常受挫。类似的案例甚至悲剧,我们咨询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吴文君说。

  吴文君和顾怡不约而同都“呼唤爸爸回归家庭”。“教育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是合作的事业,妈妈们要学会把孩子还给爸爸,牵着孩子的手带孩子看世界的事情,交给爸爸来做。”吴文君建议说。“妈妈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后退一点,而爸爸有意识地给妈妈更多的支持,那么妈妈在情感上会得到更多的滋养,她就不会那么焦虑,孩子也会成长得更加舒适。”顾怡说。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