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娃娃亲到钻石婚 有一种爱叫白头偕老

17.11.2015  17:28

 

图为赵增荣、刘桂芬夫妇。夏国耀摄

 

是她的付出,成就了我;是她的付出,才有了美满的生活。”作为靖江第一位“全国先进工作者”,赵增荣这辈子最感谢的人就是自己的老伴刘桂芬。在两位八旬老人的心中,对方都是最值得尊敬的人。六十多年来,他们相知相助、相敬相爱,一路携手走来。

 

青梅竹马 两人早已心意相牵

 

1950年!”当提到结婚日期时,83岁的赵增荣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个时间。65年前,18岁的赵增荣和19岁的刘桂芬结婚成家,将童年时的缘分转化成了恒久爱情、家庭责任和四分之三世纪的幸福维系。

 

赵增荣3岁失去了母亲,父亲不在家,只能跟着祖父母生活。为了让赵增荣早日敲定未来的亲事,祖父母为他相中了五六里路之外的刘家女孩,双方家长很快认同结亲。两个孩子稍大后,在长辈的往来走动中,互相熟识。五六里路的间隔隔不开男孩的热情,只要有时间,赵增荣就跑到刘桂芬家中。尽管还不能理解爱情这个词语,但他们成为了形影不离的玩伴和挚友。

 

十岁出头,刘桂芬就很会照顾人,心灵手巧的她学会了针线活,第一件作品就是帮赵增荣缝制的鞋子。每次相见,赵增荣都能收到刘桂芬为他精心缝制的衣服、鞋子等。一方依恋、一方体贴,两人逐渐习惯了这种相互牵挂,彼此之间的友谊也升华成了深厚的感情。

 

叙述着童年往事,耄耋老人赵增荣还是遮掩不住满脸的幸福:“见到她的第一面就喜欢上了。她很少来我家,所以我经常去找她玩,耐不住见不着她的日子。

 

扫盲路上 家庭里外坚守相助

 

婚后的第二年即1951年,赵增荣开始了漫长艰苦的教育、扫盲之路。此后纵然相隔不远却聚少离多,持续了10年。赵增荣在谈话中不止一次提到这个数字,眼里带着感动和隐隐泪水。

 

在西来任教小学的8年间,赵增荣教学任务繁重,每周能够呆在家的时间只有半天。1958年,他被安排到当时的土桥公社当起了扫盲辅导员,他白天挨家挨户上门动员,晚上给大家讲课。

 

那时候,很久都不能和妻子、儿女见面,为了扫盲出成果,我实在顾不上家。”赵增荣说,全年基本都住在公社,真正能呆在家的时间只有十几天。尽管这样,妻子毫无怨言。刘桂芬凭一己之力照顾家中四个孩子和祖父母,还包揽下养猪、下田等粗活重活。在家这一端,他用坚韧勤劳和责任,给赵增荣在外的扫盲事业营造了安心的环境和足够的空间。

 

赵增荣要试验新的免耕抛秧法,在田间劳作的刘桂芬见状就走上前跟丈夫说,如果是需要自家田做什么就试试吧。“这就是心心相印。”赵增荣说,妻子的主意太好、太及时了,妻子知道要冒风险,但信任他。后来,新法抛秧成功取得了增产,得以在大队推广,对扫盲工作更是起到了上佳的宣传推动作用。

 

生活虽然辛苦,但成果是丰硕的。赵增荣优异的扫盲成绩让他得到了县、扬州地区的多次表彰,1960年他更是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并到北京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大会。

 

夫唱妇随 四世同堂颐养天年

 

回忆感情和家庭生活经历的时候,刘桂芬安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讲话的赵增荣,脸上是幸福的笑意,偶尔补充几句,平淡的话语之间是暖暖的幸福。

 

几十年的生活中,两人一直相处得十分和谐。家里大事协商,小事妻子定夺。“老伴比我有经验得多,我该向她学习,所以家里的日常事情都听她的,她总能找到我们共同认为最合理的方法。”在两位老人的记忆中,他们过日子很少红脸,两人用互相信任的方式协商讨论一些意见产生分歧的事情,“共商”出更完美的办法。

 

现今,两位老人身体硬朗,平日里看书读报、逛公园、听戏看舞蹈,生活悠闲舒适,家中也已是四世同堂,每逢重大节日和二老的生日,全家28人都会共聚一堂,热热闹闹。什么是爱情呢?赵增荣说,两个人情谊相投,互相尊重体贴爱护,恩恩爱爱过一辈子,才是幸福,这些幸福就是爱,爱造就和睦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