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湖:正“四风”构架“十分钟监督圈”

07.01.2016  14:53

    新华网南京1月6日电(李曼  李正海  裴义红)今年以来,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纪委为解决正“四风”力量不足、时效不快的问题,延伸监督触角,用好纪检网络,发动群众参与,大胆构架“十分钟监督圈”,将党员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全部纳入监督范围。“四风”问题一露头就得到及时纠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全区共发现查处作风问题89件次,涉及各级党员干部108人,其中通报批评32人次,诫免谈话41人次,责令作出书面检查19人次,党政纪处分4人次,批评教育10人次,责令6个单位限期整改,向上级机关报送“四风”问题线索13条。

          “十分钟监督圈”能否做得到,行得通?亭湖区纪委立足创新,结合本区实际,经过多方探索,按照网格化管理的思路,提出区纪委、监察局抓面,各块(主要是街道)纪(工)委为线,广大监督员为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督网络。

          为把“十分钟监督圈”落到实处,亭湖区抓住细节,夯实基础,采取三条措施:

          构建一个工作圈。区纪委相关职能科室牵头,抽调4名年轻同志参与,成立“区作风办”。区作风办利用网络通讯功能,建立了“亭湖区作风监督QQ群”,邀请相关人员全部入群,各监督员在日常监督工作中掌握的线索、拍摄的音视频资料等,都可以通过QQ群即时发送到区作风办。便仓镇富民村党总支书记陈爱东及其他6名村干部工作日午间饮酒事件发生后,该镇监督员接到区纪委指令,在10分钟内赶到现场附件进行秘密监控。区纪委作风办人员赶到后,协助现场指认,在第一时间固定证据,形成证据链。

          开设两个反馈栏。依托亭湖廉政网这个网络载体,专门设置优化环境、效能监察投诉专栏和作风交通在线评议专栏,一方面接受社会投诉和评议,另一方面,所有10分钟监督圈的成员,在日常监督中发现的比较复杂的线索资料,都可以在线上传,第一时间反馈到区纪委监察局。黄尖镇指南村主任李春斌殴打群众事件发生后,黄尖镇监督员将相关图片上传到区纪委。区纪委根据案件情况,一方面安排纪检干部到现场了解情况,一方面跟公安机关联系,进行“双线”调查。

          打造三支监督队。在60个规模企业和项目中设立“庸懒散拖”监测点。开辟“绿色通道”,60个监测员的信访件全部直接呈送区纪委或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每季度召开监测员例会,通报有关情况,了解作风建设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在59个社区居委会和90个行政村、24个农村社区,选聘近200名党性强、素质高、身体好、讲正气的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作为全区党风政风监督员。此外,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政机关、民主党派、群众团体、新闻媒体中选聘一批人员,成立特邀作风监督员。三支监督员队伍的建立和培养,让一批可靠、吃苦耐劳、充满活力的监督员广泛活跃在城乡之间,形成了一个职责明晰、制度健全、覆盖全区、监督有力的大督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