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电号"小火轮昨90大寿 渡江第一船复原遇难题

24.04.2015  11:18

  昨天,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号称“南京渡江第一船”的“京电号”小火轮迎来了90岁生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和“京电号”小火轮同岁的老船工陆连云,当天送来了“京电号”的老照片和底片,为“京电号”的复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目前,搜集资料是“京电号”复原的一大难题,现代快报呼吁大家帮帮“京电号”,有素材可拨打96060。

  生日现场

  唯一健在的老船工送来“京电号”旧照

  昨天,虚岁90高龄的陆连云在儿媳的陪伴下,来参加“京电号”小火轮的90岁生日。陆连云穿戴整齐,拄着拐杖,就像是来参加老友的生日会一样。

  陆连云1947年参加工作,1985年退休。39年的职业生涯中,大多与“京电号”相伴。昨天,“老友”过生日,陆连云不忘带来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京电号”小火轮的老照片和底片。这让渡江胜利纪念馆馆长黄晨惊喜不已。看过照片后,黄晨初步判断,这是上世纪50年代的照片,很接近“京电号”在1949年的样子了。

  “底片就给你了,我有一张照片就行了。”陆连云很慷慨,当场将底片送给了渡江胜利纪念馆。他的儿媳柯岚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老人为了找到这张照片很是费心。前天在家找没找到,昨天又在家找。终于,在一堆旧物中,老人找到了这张照片和底片。

  船工回忆

  “京电号”是南京渡江第一船

  陆连云告诉现代快报记者,1949年4月22日下午三四点钟,5名侦察兵过江,来寻找搭载士兵过江的船只。最后,侦察兵找到了当时的下关电厂,也就是现在的大唐发电厂。当时,其他的船只都被破坏了。“京电号”小火轮由于放在电厂水泵房的后面,因此幸存下来。

  1949年4月23日凌晨,人民解放军35军103师的120名解放军指战员作为渡江解放南京的第一支部队,在“京电号”小火轮上架起数挺机枪,从江北浦口码头出发,和南京现在的过江轮渡一样,约10分钟后抵达对岸。这艘20多米长的钢制蒸汽船,由此成为“南京渡江第一船”。

  陆连云回忆,“京电号”是运煤的,不适宜载人,但为了过江,不得不派它上阵。为了保证士兵的安全,他们在船舱底部,放置了10多吨的水泥块,而战士们上下船,都得轻轻慢慢的。

  “京电号”搭载过邓小平和陈毅

  陆连云称,“京电号”不但是南京渡江第一船,还搭载过两位首长过江。陆连云回忆道,那是1949年4月25日,他们接到渡江指挥部的电话,说要运送一批士兵过江。当时,陈毅和邓小平就坐在“京电号”上,但是陆连云他们都不知道。“后来,两位首长的部下来拍‘京电号’小火轮的照片,才听他们说起这事儿。”原来,为了坐“京电号”小火轮,陈毅和邓小平还抬起杠来。一个说有客轮,为啥还要坐“京电号”小火轮。因为在当时,“京电号”小火轮是运煤的。另一个说战士都坐过,为啥不能坐。

  陆连云称,这些都是听两位首长的部下讲的,当时两位首长到底是怎么抬杠的,他就不得而知了。

  复原进展

  “京电号”复原最难的是搜集资料

  自去年年底渡江胜利纪念馆就开始启动“京电号”小火轮的复原工作,要将“京电号”复原成1949年的样子。据渡江胜利纪念馆馆长黄晨介绍,目前,复原工作最大的难题就是搜集资料。

  黄晨介绍说,关于“京电号”小火轮的出身,现在就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法国进口的,有的说是德国制造的,还有的说是国产的。黄晨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不久前,原下关电厂书记称,他们自1910年建厂开始,每5年做一次“厂志”。“厂志”有记载,“京电号”小火轮是中国制造的。

  不过,到底是哪里造的,黄晨表示,都需要凭证。除了“京电号”小火轮的资料,他们还要搜集“京电号”此后一次次改造的资料,以及在各地流转的资料。

  此外,“京电号”的船工以及搭载过的战士的资料,也在渡江胜利纪念馆的搜集范围内。

  黄晨表示,这项工作他们正在进行。当时“京电号”的16名船工,如今剩下陆连云一人健在。而过江战士很多,他们正在为过江战士采集影像视频,由他们口述历史。黄晨表示,希望借助社会的力量帮忙搜集资料。

  南京解放66周年

  听老兵讲渡江那些事

  66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工具,在西起江西九江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江面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取得了渡江战役胜利,解放南京。昨天上午,6名参加渡江战役的老战士齐聚渡江胜利纪念碑广场,和学生、各界群众一起,向烈士们献花并缅怀当年岁月。现代快报记者  徐萌  文/摄

  88岁渡江老兵朱达应:

  躲过军舰和空袭才到达江对岸

  88岁的朱达应向记者讲述了66年前渡江的故事。1940年6月,父亲参军入伍后,年仅13岁的朱达应瞒着奶奶加入新四军。1949年4月22日清晨4点,时任十兵团二十九军卫生部医疗队队长的朱达应接到渡江命令,要求在上午10点前抵达江阴石排港,开展伤员救治工作。

  朱达应回忆,22日清晨5点,医疗队从靖江起渡,乘坐一艘老百姓驾驶的木船,与另外两条装着战备物资的木船一起渡江。刚过了一半,就遇上了从南京方向开来的两艘国民党军舰。“当时船上的人很紧张,但船老大却很沉着,让我们统统不要动,全部躲在船舱里。”朱达应回忆,船老大说江面雾大,对方军舰看不清楚。

  军舰刚走,空中又有飞机来袭。朱达应说:“在我们前面的两条船,其中一条被炸沉了。”上午10点,朱达应乘坐的木船顺利渡江,到达江阴石排港。

  “中午12点,第一批伤员就来了。”朱达应回忆,临时搭建的医疗点住满了,当地居民就让伤员住进自己家里,喂水喂饭照顾着。朱达应说,有一对新婚小夫妻,把一位腹部重伤员抬回家,放在结婚新床上,“腹部受伤,呕吐物、血迹弄得一塌糊涂,但他们都不在意,把我们感动得偷偷抹眼泪。”在当地居民的协助下,朱达应和同事们在短短48小时内收治了300多名伤员。

  寻访渡江老兵,最年轻的已年过八旬

  记者了解到,前来现场参加纪念活动的,大多是渡江战役中第二梯队的老兵们。相关人士透露,当年冲在一线的士兵上了年纪,身体状况已经不太适合外出参加活动。

  “目前寻访到的渡江老兵,年轻的也在80岁以上,年长的已经超过了100岁。”南京市博物馆总馆副书记钱文胜告诉记者,当年参加渡江战役的士兵有一百万,战争胜利后,有的人继续留在岗位上,也有不少人选择了退伍还乡,分散在全国各地,“暂时没有数据,统计起来有难度”。钱文胜说,寻访渡江老兵的工作一直在开展,并从中挑选出一些老兵做口述历史、录制影像资料,“截至去年,已经有超过50位渡江老兵录制了口述历史资料,寻访还在继续进行。”(刘伟娟)

  来源:  现代快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