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产业转移中的喜与忧

30.12.2015  17:30

  新华网石家庄12月30日电(记者曹国厂)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多来,三地政府部门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聚焦《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纲要》“一张图”,展开“一盘棋”建设,交通、生态、产业转移三大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三地交通互联互通加快】

  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津冀渤海港口投资公司启动运营,近期谋划建设10条高速铁路和城际列车,打通了京昆、京台等多条高速公路,河北省内一批干线、农村公路“断头路”“瓶颈路”也被打通,保津、张唐铁路年内通车,北京新机场开工建设。针对北京机场运量饱和、津港吞吐量很大,而河北一些港口却“吃不着”的难题,天津市与河北省联合成立的津冀渤海港口投资公司启动运营……

     【生态共建共享成效明显】

  今年1—11月份,河北共压减炼铁557万吨、炼钢630万吨、水泥620万吨、平板玻璃443万重量箱;同时在全国率先开展“拔烟囱”等专项行动,对612家重点污染企业安装脱硫脱硝除尘设施。河北还启动了环京津3个百万亩成片森林建设,造林96万亩。三地已经签署京津冀水污染突发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合作协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框架协议等,初步完成张家口及承德两大生态功能区建设实施方案。

     【产业转移成果丰硕】

  今年前三季度,北京输出到天津、河北的技术合同2192项,同比增长4.6%。

  今年前10个月,河北引进京津项目3621个,全省引进的资金47.3%来自京津,达到2748亿元;天津市全部利用内资的43%来自北京和河北。京津冀之间越来越多的投资占比,是三地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见证。

  目前,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已落户河北,2016年将形成年产整车30万台的产能;北京平谷区与河北三河市共建跨地区的京冀通航产业园,吸引50多家通航类研发、运营、制造企业进驻……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除了一些喜闻乐见的成果,还有一些难题待解。

     【压减产能致河北经济发展“伤筋动骨”】

  2013年以来,河北大力实施“6643”工程(到2017年要减少6千万吨钢、6千万吨的水泥、4千万吨煤炭、3600万重量箱的玻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化解过剩产能、治理大气污染。河北大量的产能虽然过剩,但有些并不是落后,甚至很多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先进产能,但为了完成压减任务,河北付出了经济发展伤筋动骨的代价。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到2020年,河北省需压减炼钢产能9800万吨、炼铁产能9800万吨,因此将带来企业资产损失、税收减少、职工下岗、养老金支出增加等问题。

     【承接地对承接项目出现同质化竞争】

  目前河北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97家,各园区对承接北京产业转移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纷纷赴北京招商,但由于“僧多粥少”,同时这些产业承接园区大都缺乏清晰的产业发展定位,导致各园区对承接项目“饥不择食”。河北省个别城市下辖的两个县在北京设立的项目招商对接办公室相邻,与北京一些产业项目对接时甚至出现明争暗抢。

  专家认为,《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纲要》虽已出台,还应尽快出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细则,进一步明确三地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各地方也应明确本地功能定位和细化承接产业方向,统筹分类指导,克服产业布局同质化,避免无序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