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运河江苏段首个岸电互联互通系统在淮安投运

06.06.2017  21:04

  “以前靠岸时,一晚上用电要烧100块钱油,现在算算不到60块。”昨日,在京杭运河淮安水上服务区,来自山东的船民王先生,边为船舶接上新投运的岸电系统,边扳着手指给记者算着账。

  自5月27日京杭运河江苏段首个岸电互联互通系统在淮安水上服务区正式投运以来,越来越多的船民从中感受到了真正的实惠。

  据介绍,以往船舶靠岸时,船民生活用电主要来源于自身燃油发电,“噪音大,经常吵得我们自己都受不了。”老王告诉记者,尤其是夏天,虽说开着空调,但燃油机的热度,也加大了空调的用电量。

  另外,由于发电靠柴油燃烧,会向空气中排放废气和颗粒物,产生环境污染。

  “船舶接用岸电作为一项可以有效减少港口污染物排放的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淮安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朱娟说。

  2017年,江苏省电力公司会同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航道局共同推进京杭运河航道水上服务区低压小容量一体化岸电系统建设,对京杭运河江苏省境内9个水上服务区建设109套低压小容量一体化岸电系统,可实现年替代电量288万千瓦时,减少燃油消耗144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608吨。淮安京杭运河水上服务区,则是此次项目的首家建设和投运单位。

  “今后,京杭大运河上的船民,通过岸电服务卡,可在全省水上服务区自助接电,还可跨区跨省联网使用”。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来源: 淮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