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春节快递为什么又提价?

29.01.2016  18:24

      【蓝科技】/刘春树

      玩概念搏取市场眼球,同时悄然在春节期间物流提价,还是应该脚踏实地为消费者提供最实惠的服务?

      这道选择题,京东选择的是前者。尽管京东网站上有更多撩拨人的广告和低价商品,但当消费者需要支付更多的物流费用时,结果是大家都懂得道理:羊毛出在羊身上。

      天下没有免费的物餐,京东也不会破天下之大戒。春节期间,京东自营商品物流配送再次提价,消费者购买商品为此要多支付成本。

      1月28日,一则“京东开始无人机送货测试”的消息引爆媒体,这让一些消费者充满期待。或许某一天,当自己在京东购买的货物送到家时,可能是一场真正的人机对话。这种类似科幻大片的感觉,在现实中的确具有诱惑力和期待意愿。

      同一时间,一位消费者在京东上购物的体验远却不像无人机送货充满期待感,而是一种不满与无奈:物流提价。

      1月28日,这位消费者在京东购物时发现,京东自营79元包邮的基础上,又增添了额外收取运费一栏,新规注明:部分商品因重量或体积原因,额外收取运费5元/件,具体以商品详情页公示信息为准,按件收费。

      “春节期间物流原本就很少,提价的理由是因为春节送货的人少吗?这种体验是很糟糕的。”一位京东的老用户说。

    提价突显京东物流短板

      这是继2014年自营商品物流提价之后,京东的第三次提价。

      2014年之前,京东金牌会员及以下级别订单满39元即可免运费;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将规则改为京东配送时,注册会员、铜牌会员、银牌会员、金牌会员的订单金额(按减去直降和返现促销的金额)必须不低于59元才能免运费;企业会员、钻石会员的则不能低于39元,否则加收5元运费。

      第三次提价则是由59元上升到:金牌及金牌级别以下会员满79元免运费,不满足金额的订单均收取5元运费;钻石会员59元以上免邮,59元以下收取5元运费(企业用户与钻石用户享受同一运费标准)。

      2016年春节期间,部分商品因重量或体积原因,额外收取运费5元/件。从39元、59元到79元,就东自营商的连续提高消费额度才能免单的背后,其核心是两个方面:一是物流配送成本不断提高,高出的成本由消费者个人承担;二是遇到了京东物流不足的短板。

      仅就今年春节期间提价来看,物流公司提价或令京东措手不及,不得不转嫁给消费者。就京东而言,他们未必赞成涨价。这样一来,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是物流成本增加,虽然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格不高,但物流成本高于其他同行业,这样算下来的成本大体相当。

      缺少和物流公司的对话权

      还记得2011年吗?当时刘强东就提出投资100亿建物流系统。后来,刘强东在多个场合表示,融资的70%将用于物流体系建设,物流和研发占总费用的70%。甚至刘强东高调宣称京东商城物流业务未来不排除拆分出来独立上市的可能。

      这是刘强东的一个愿景。目前为止,包括京东在内的苏宁、阿里等电商巨头都不断加大物流的体系建设。未来,电商行业竞争的核心不是商品和价格,而是物流网络和速度。

      比如京东,在价格体系和商品品类中也有优势。但自营商品多次提价之后,消费者支付物流成本的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消费者对京东的偏好大打折扣。

      基于信息技术,在比价系统非常方便的当下,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要素包括对物流成本的考量。而这京东是不利的要素。

      刘强东曾放言未来京东物流将独立上市。如果真的按照既定的目标,京东在物流方面的话语权将会进一步增加,可能不会是现在屡次将物流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局面。

      面临自身物流短板、快递公司春节其间提价,京东自营商品物流成本的增加,只能由消费者买单。事件背后,则是京东自营商品与物流公司似乎不在一个对话平台上,后者强硬涨价可能是京东春节被迫提价的首要因素。

      一旦电商被物流公司牵着鼻子走,未来物流成本或将会形成持续的成本增加。电商自身不可能持续补贴物流公司不断上涨的费用,而这,都将会转嫁给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