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集群产业做成区域品牌 建湖:产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29.12.2014  10:05

  新华报业网讯 历时两年,经过以江苏“质量兴省领导小组”名义申报、当地政府赴京答辩等几个回合,20天前,盐城建湖县拿到国家质检总局批文:同意筹建“全国石油装备制造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记者在县质监局见到批件,全国获筹36家,江苏2家。“那一家申报旅游示范区,建湖,是全省首个创建工业制造类品牌示范区的县,全国5个‘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独此一家。”质监局副局长印锦红自豪地说。

  “示范区大吗?”记者问。“407平方公里,涵盖县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区和3个镇的137家石油装备企业。”她说,示范区不仅是品牌集聚区,还是国家级石油装备特色产业基地。企业注册商标100多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著名商标7个、省名牌产品17个。去年,经济总量达150亿元,占全县工业近“半壁江山”,居全国同行业第五,其中,省级以上名牌产品销售占销售总额37%。

  “石油装备产业已经叫响全国,为何还要举全县之力筹建品牌示范区?”县委书记葛启发释疑道,县委、县政府把2014年确定为“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年”,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做优做大特色产业集群,同时,以创建示范区为导向,发展品牌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以质兴县,引领经济走向创新驱动新常态。

  示范区创建过程,也是全县摒弃粗放发展思路、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的过程。带队赴京答辩的副县长俞进虎深有感触地说,“推动地方人民政府开展知名品牌创建”,是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的明确要求,也是我们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调结构、稳增长的一项探索——怎么转型?示范区做示范。

  申报示范区有7大类、100多条硬杠杠,差一条即“一票否决”。比如,区域主要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必须在90%以上,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的采标率必须在80%以上,3年未出现重特大质量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事故,区域内工艺技术要求、标准统一,等等,区内137家企业如何达标?

  “目标倒逼和技术进步。”俞进虎总结说,让这些企业走出去,同本行业院士专家、高校院所及顶尖企业攀亲联姻,不仅学技术、学管理,还努力把研发团队和研发中心引进来,增强自我创新能力。几年来,企业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51个,与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的一批国际企业深度合作,产品畅销全球30多个国家与地区,靠大靠外,推动示范区企业由生产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

  县政府每年拿出亿元专项资金,统一企业生产工艺标准,将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及时转化为行业、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2010年以来,在国家、省、市监督抽查中,产品合格率均为100%,高于示范区申报标准。目前,企业主导或参与制订国家、行业标准75项,初步掌握了行业话语主导权。

  质量是品牌生命,检测平台建设,又是质量提升的基础。举全县财力,累计投入1.9亿元,即将建成全国第三家石油机械质检中心。由国家质监总局批准建立的该中心,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其中实验室面积1.5万平方米,拥有8大类11个产品的综合检测能力,装备和技术水平领先全国。

  “国家级质检中心建在家门口,每年减少送检费近千万元。”江苏双鑫石油装备集团副总经理孙正智告诉记者,以往,产品送检不到湖北就到四川。一台自重20吨的防喷器,送检一个来回,花费百余万。质检中心启用后,示范区企业每年至少节省送检成本上亿元。政府长效服务,也提升了产业品牌价值。

  如今,筹建石油装备示范区的经验,正向其他产业复制和推广。品牌带动战略,正成为全县转型升级的新动力。作为省创新型试点县和苏北唯一全国商标发展百强县,建湖始终以创新心态适应新常态。

  “明年,将着手‘节能电光源知名品牌示范区’的创建。”县长薛盛堂透露,争取把建湖石油装备和节能电光源制造这两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先后创成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让品牌和创新力量叠加,构建建湖全新的增长结构和动力机制,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本报通讯员倪世勇陈鸿斌程干峰 本报记者林培杨树立卞小燕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