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万册文明交通教育读本免费发给江苏中小学生

30.11.2015  16:11

  新华报业网讯 11月30日上午,江苏省公安厅、文明办和教育厅在南京长江路小学联合举行《江苏省中小学生文明交通教育读本》集中进校园仪式。活动现场,来自江苏省、南京市公安、文明办、教育部门领导分别向长江路小学6个班的学生代表发放《读本》,南京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优秀护校交警还根据课本内容为在场的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交通安全课。

   全省统一编写文明交通教育读本

  文明交通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文明交通习惯养成必须从中小学生抓起已成为社会共识。今年5月份,江苏省公安厅、文明办和教育厅在共同印发的《2015年文明交通工程重点工作》中,将联合编写发放《江苏省中小学文明交通教育读本》列为重点内容,并组织中小学特级教师、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交警业务骨干等力量,在全国率先为中小学生专门编写《中小学文明交通教育读本》。

  “全省统一编写文明交通教育读本,并免费发放给全省中小学生,这种做法在全国尚属首次”,江苏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总队长李明杰告诉记者,此次编写的《读本》严格参照《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分小学低年级(1-3年级)、小学高年级(4-6年级)和初中版共3册,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交通心理行为特点,分别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文明交通教育纳入中小学德育和安全教育课程,从小培养学生文明交通理念和文明出行习惯,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学生生命安全。

   图文并茂+有声,读本内容丰富易懂

  “行走应走人行道,没有行道往右靠;公路不是游乐场,不要追逐与打闹。”当天的活动现场,长江路小学的小学生们正在护学民警的带领下,齐声朗读《读本》中的儿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是《读本》的一大亮点。据李明杰介绍,《读本》主要以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动案例故事配以“江苏文明交通小天使”:叮叮、咛咛卡通图像和精美插图,讲述中小学生常用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和安全出行常识,对常见危险交通行为和交通陋习及其危害进行分析,不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而且对成年人也同样有教育意义。每个课时介绍后,编者还设计了跟课时相匹配的相关游戏和测验,让《读本》既有知识性、实用性,又有趣味性、可读性。

  值得一提的是,《读本》的编写和设计还与江苏未成年人“八礼四仪”养成教育紧密结合,在每册《读本》的开篇,都详细介绍了“八礼四仪”含义并对其中的“行走之礼”进行详细阐述,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此外,每册读本每一课的开始,都印制了一个二维码标识,通过扫描二维码,学生和家长还可收听由电台专业主持人录制的有声读本内容,在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同时,增加了阅读的趣味和感受。

   争取5—6年时间 覆盖 全省中小学生

  据了解,依托此次《读本》的发放,各地教育部门将督促指导全省中小学校统筹安排《读本》规定的教学内容,并协助中小学校围绕《读本》内容,创造性地开展文明交通教育活动。各学校将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采用课程渗透和利用地方课程时间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将交通安全和文明交通教学内容纳入其中。同时,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文明交通社会实践活动。各地还将结合实际,以培养兼职教师为主,以聘请法制副校长、交通安全辅导员为辅,配备必要的交通安全教育师资力量及教学资源,按规定开足课时,确保文明交通教育正常开展。

  今年小学两册《读本》由省公安厅、省文明办共同出资编印,共印制了150万份免费发放到2015年全省秋季入学的一年级和四年级的小学生手中。从明年起,全省各地每年都将按照统一《读本》版本向秋季入学的小学一、四年级和初一学生免费发放,以后每年全省都会有220万左右的孩子拿到读本,每一个孩子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将会在一年级、四年级和初一三个年龄段,3次领取到读本。

  “我们计划通过5-6年时间,实现读本对全省广大中小学生的全覆盖,让孩子们都能接受文明交通教育,通过一名学生带动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其他家庭成员,发挥小手拉大手‘1+6+N’的辐射效应,最终影响和带动全省7900万人践行文明交通理念,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陈逸中说。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尤莉 于英杰 陈月飞

编辑: 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