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风来了,我们快点飞

13.01.2016  18:01

  中国江苏网1月13日讯 “互联网+”的热风吹来,镇江怎么飞?记者这两日在采访时发现,不少政协委员关注“互联网+”这种新生态,期待镇江能跟上这个风口,乘势而上。他们纷纷在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商业以及电子商务人才等方面建言献策。

   一、互联网+催生新变化

  互联网+离我们并不远,我市不少企业已抢抓机遇,进入这个新领域。薛峰委员告诉记者,鱼跃集团正在打造名医+医疗设备+病人的医云健康平台,目前平台上已有1000个诊所,5万名病人,互动率达60%。平台通过接入智能血糖仪等设备,患者自己在家测量血糖,数据实时通过手机上传云端,医生可及时获取血糖测量结果,及时诊断,在网上进行慢病管理,大大方便了患者。

  镇江不少企业触网后赢得新商机。大全集团做的开关柜,加装传感器后,一网相连,在大全集团总控室便可以了解开关柜的运行情况,及时为用户提供服务。沃得集团是生产农机产品的,以前在全国各地有30多个人工呼叫中心,几百人参与售后服务。而通过互联网+,实现智能制造服务化。通过传感器连接农机,在总部的控制室便能及时掌握每台农机的情况,大大节约了资源。薛峰颇为感慨地说:“这些创新企业触网后不再是一次性售卖产品,而是把客户变成了用户,为他们提供整体服务和解决方案,催生出新经济。”

  同样,一些传统产业也开始在线上线下发力。著名的丹阳眼镜集体加盟一家电商平台,两年在网上销售1个亿。眼镜产业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打破销售边界,越走越远,现在已离不开互联网了。

  在民生事业方面,一些委员希望通过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实现教育信息化资源和医疗养老资源的共享共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便捷。方玉强委员提出的“就业云”概念,就是希望通过云服务,整合分散在不同空间的不同岗位以及失业人群、就业困难人群,通过“就业云”服务使企业找到想要的人才,人才找到对口的企业。

   二、监管滞后带来新问题

  互联网+是新生事物,对它的监管滞后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来自工商部门的曹卫委员非常关注网购生鲜农产品安全监管问题。他说,由于生鲜产品的特性,全国性的大平台不多,与民众联系较多的是本地区域性平台和微商。当下,绿色放心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种网上销售平台跟着互联网+农业应运而生,有的种养殖大户触网后,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方式进行推广销售。

  产品新鲜、物流便捷,生鲜网购成为市民购物的新选择。消费者直接买到新鲜的食品,农户多了一个销售渠道,自然是好事,但曹卫在网购时发现,这些生鲜食品安全存在漏洞。如,肉类食品检疫怎么办?有机食品是否符合生产标准?销售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是否真实可信?

  生鲜网购,必须领取营业执照料以及食品流通许可,但曹卫调查发现,大网站基本领取了相关证件,但大量的个人微商却没有这类证件,特别是开创初期交易量小,更不会领取证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交易便捷,但也相应带来交易不留痕迹等问题,导致溯源困难,难以留下有力证据,“目前对这类微商的监管比较滞后,留下了空白点”。

  曹卫呼吁,职能部门应主动作为,在农产品抽检等方面创新工作,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让互联网+农业带动更多农户发展。

   三、为互联网+营造风口

  互联网+带来了新机遇新希望,我市如何助力发展?民进镇江市委此次提出《加快我市无线通信网络设施全覆盖工程》的集体提案。

  宽带网络是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但民进市委在调研中发现,我市在推进公共场所无线通信网络设施全覆盖工程中多处受阻。如一些景区拒绝无线通信设施进入,造成部分景区地段手机信号弱甚至无信号,受到外地游客的投诉,不仅影响了我市智慧旅游城市的打造和建设,而且损坏了对外开放的城市形象。为此,民进镇江市委建议,尽快科学制定我市公共场所无线通信网络设施布点规划,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依法依规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保障,推进无线通信网络设施全覆盖工程。

  “我市电商公司和拓展电子商务业务的企业普遍遇到电商人才难求的困境,主要是美工、运营、推广和客服等岗位。”李柏嘏委员说,我市电商行业迅猛发展,但专业人才,特别是综合运营人才处于空前紧缺状态。如何吸引这些紧缺人才?李柏嘏委员建议,建立符合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评价体系,构建有利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培训体系,建设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同时,出台有助于电商人才孵化的政策措施,设立我市电子商务专项扶持资金,让这些特殊人才在镇江创新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记者王露沈春来)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