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健康产业的“补血”良方

20.11.2015  16:24

  民营医院、社区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缺少资金怎么办?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在建设“健康中国”的进程中,健康产业与互联网金融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昨日下午,由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医购贷主办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业内专家纷纷认为,有了互联网金融的支持,健康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健康产业前景好,却患有“贫血症

  “未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逼近以及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我国健康产业赶上发达国家只是时间的问题。”昨日会上,原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表示,目前我国健康产业规模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

  对此,省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岷峰表示赞同。他认为,健康产业体量大,活跃度高。今年我国健康产业规模将会达到4-5万亿的规模,占GDP的比重为5%,未来五年内会有3-4万亿的资金规模等待开发。而到2020年,健康产业会有1.24—2.46万亿的资金需求,医疗保健食品将会达到2.17—7.7万亿的资金规模。在融资市场与并购市场,对健康产业的投资在今年上半年均达到了除2011年以外的历史最高点。

  陆岷峰说,健康产业属于不老产业,但却患上严重的贫血症。当前的融资体制并不能满足健康产业的资金需求。健康产业的服务能力差,新医改以后,更加强调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国家对公立医疗机构投入降低,逐渐取消公立医院的药品收入。同时,民营医疗机构缺乏政策支持,没有公平的竞争环境,医院融资的贴息、风险补偿担保也较少。

  互联网金融亟需在健康产业细分

  健康产业要发展,互联网金融功不可没,也迫切需要更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健康产业上进行细分。朱庆生认为,目前,互联网金融对健康产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融资方面,股权众筹和P2P将会是弥补健康产业资金缺口最主要的两种手段,这两种融资方式符合资本经济时代注重股权融资模式,轻视抵押式融资模式的特征。

  “企业要顺应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互联网金融具有融资效率高,融资成本低,对企业融资覆盖面广的特点,是传统金融模式的延伸和有效补充。”全国首家医疗设备产业链互联网金融平台医购贷董事长卓德兴认为,在全国接近3600家P2P中真正专注医疗行业的P2P不到10家,这是一个巨大的商业,但也说明健康产业与互联网金融还没有真正的结合。

  陆岷峰认为,当前互联网金融是根治健康产业“贫血症”的“硫酸亚铁”。当前的社会是从债权投资转向资本投资的过程,传统的融资模式走到了尽头,企业上市直接融资门槛过高,通过众筹、P2P、互联网基金、互联网信托等互联网金融业态进行融资不仅满足健康产业较低的融资门槛,而且也符合国家提高直接融资占比的战略。

  怎样跨界融合才能擦出火花

  如何对症下药,植入互联网金融的基因,让健康产业健康起来?对此,陆岷峰认为,企业应积极发展健康产业电子商务,准确理解健康产业,抢占健康电商商机,利用网络发展健康产业,注重知识学习与信息管理,把握健康产业的电商运行模式;同时,建设健康产业大数据,利用老百姓海量、碎片化的医疗数据延伸健康产业的产业链,发展精准医疗;此外,积极对接传统金融,鼓励传统金融机构积极发展健康产业供应链金融业务。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周勤则提出,将互联网金融与健康产业融合,可以利用金融工具对药价进行统一成本核算,统一定价,以互联网思维公开比对药价,从而使药价更合理,透明。与互联网金融衍生品金融保险融合,可以更快地解决医患纠纷,利用大数据法则,每家医院对治疗进行合理保险,发生医疗事故由保险公司先行赔付,更合理地解决医患问题。与互联网大数据合并,将所有保健品录入统一查询识别系统,每个客户可以对自己购买的产品进行溯源,对保健品的假冒伪劣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与互联网金融结合更可以解决网上挂号、支付、预约专家、网上购药、网上简单诊疗等基础民生问题。

  “我们的八大股东集团4年共计投入4800万元,用于支持全国康复性医疗机构设备采购,对困难人群减免检查费用及诊疗费用。”卓德兴说,健康产业兼具公益性和营利性,作为健康产业企业,在取得一定利润的前提下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通讯员徐阳洋江苏经济报记者朱彬彬

编辑: 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