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渐成互联网理财主力 南大学生位列高财商前十

02.09.2015  15:47

  浙江大学的学生最会理财,年赚上千万,南京大学学生财商也不低,在国内排到前十——9月1日,通过对全国2325所高校的分析,发布了过去一学年的《2015年大学生理财报告》,数据显示,在江苏的排名中,南大、苏大、东大、中国矿业大学和南航排名前五,过去一年中这些学校的大学生互联网理财收入也都超过200万。

  90后渐成互联网理财主力 浙大学生一年赚出了1069万

  报告显示,在全国2500多万在校大学生中,超过35%的人在过去一年尝试了互联网理财,其中,浙江大学的学生理财成绩最好,过去一年全校仅通过互联网理财产品,收入就高达1069万,成全国财商最高的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紧随其后,分列第二和第三。

  很多学生的理财,已经不是“小打小闹”,据统计,有超过1万的学生过去一年的理财收入在4000元以上,换言之,在9月的开学季,这些90后学生仅靠自己的理财收入,就已经基本够新学期的学费了。

  根据相关数据,在开学前三周时间里,共有109万大学生开始借助互联网的方式,管理自己全年的生活费,如果加上已经毕业,刚刚迈入职场的90后,那么,在这三周时间内,整个90后群体占据互联网理财的比例是80后的两倍,显示出90后已逐渐成长为互联网理财的主力。

  浙沪闽苏京学生最爱理财 南大学生位列高财商前十

  全国范围看,浙江、上海、福建、江苏、北京五地的学生,理财观念最强,尝试互联网理财的学生占比超过40%,分列前五,江苏的占比数据达到43.7%,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各省学生理财普及程度的排名和经济发展程度的排名也并不完全匹配,重庆这次居然超过广东,排名全国第六。

  在江苏省,除了南京大学跻身全国财商排名Top10,在南京大学之后,苏州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依次位列江苏省高校财商第二到第五位,这些高校的学生过去一年的互联网理财收入也都超过了200万。

  有趣的是,在固有观念中,学生理财,本钱不多,理财收入也必然不高,但实际情况是,有上万的大学生仅仅通过互联网理财,就可以赚出一整个学期的学费。而且这些学生的大数据画像显示,他们身上最显著的标签并非“富二代”,而是“高材生”。因为这些学生主要都来自一些“211”、“985”的名牌高校,其中,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依次位列前十,是这些“高财商”学生的最主要的聚集地。

  他们是如何赚到高收益的呢?一个很主流的方式就是帮父母理财。一位在上海交大上学的大学生表示,“爸妈给了我20万元资金用于理财,我将80%的钱用于互联网定期理财,20%用于网上活期理财,平均年化收益7%,我按照年化4%的收益还给爸妈,多出的才留给自己,一年收入也有6000元,而且爸妈也不亏,这比他们存款的收入还多一些。

  不过,专家也提醒说,90后在帮助父母理财时,一定要考虑父母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尽量将资产多元化地合理配置,基金、股票等风险较高的投资方式,在资产配置中的占比不宜超过30%。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