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锦博物馆提档升级后昨重新免费开放 镇馆之宝首次亮相

20.04.2015  09:43

  素纱襌衣复制品。

  九边图复制品。

  琉球王妆花缎龙袍复制品。

  

  新华报业网讯 去年12月15日,南京云锦博物馆闭馆改造,经过4个月耗费几百万重新规划设计和布展,昨天以全新的面貌向社会免费开放。展览以“灿若云霞”为形象设计元素主线,分序厅、源远流长、天宫织就、辉映世界四个主题,展示了云锦大花楼木织机现场演示技艺,以及历代丝绸文物复制精品,其中“素纱襌衣”“九边图”“琉球王妆花缎龙袍”均为首次与观众见面。扬子晚报记者蔡震文/摄

  A复制品“素纱襌衣”还是比真品重了半克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了一件举世闻名的文物“素纱襌衣”,它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的作品,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件素纱襌衣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记者昨天在新开馆的云锦博物馆二楼展厅目睹了这件世界上最轻也是最早的印花织物复制品。说到复制素纱襌衣,云锦研究所所长王宝林清晰地记得,那是上世纪80年代,湖南省博物馆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素纱襌衣,向古人挑战。“没想到,交出的第一件复制品超过了80克,专家都不愿鉴定,因此委托方更不能接收。

  经过研究,大家才找到了重要原因:20多个世纪前的蚕宝宝是三眠期的小个子,吐的丝非常细;而经过养蚕人的有意淘选,现代的蚕宝宝都已进化成四眠期的大个子,吐丝也变粗了。天公作美的是,研究人员偶然发现受了真菌感染的蚕宝宝在治疗中又成了三眠期。经过13年的退化,1998年研究所终于交出了新的复制成品。“它轻薄得可以装入火柴盒,捏在手心里,犹如一个鸡蛋。”究竟有多重?王宝林微笑中留下了遗憾,“这件镇馆之宝的素纱襌衣复制品,重49.5克。0.5克的差距,令今人只能一声叹息。没有办法!”说到素纱襌衣与云锦的关系,讲解员介绍,襌衣上领和袖的咖色边为绒圈锦,这种织物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起绒圈锦,放大看好似毛巾,锦面上绒线呈圈形。它为后世云锦中天鹅绒等绒织物的运用开创了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