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云菌篇”新闻发布会在昆明召开

23.04.2015  15:23

  4月17日,由云南省政府新闻办组织的“魅力彩云南    特色云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也是省林业厅为主发布单位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绿色云菌篇”在昆明海埂会堂举行,发布云南充分利用良好生态环境、区位优势、饮食文化传统积极发展野生食用菌产业取得的经验,探讨云南野生菌未来发展方向。
  省林业厅副厅长冷华、省供销合作社巡视员杨正良、楚雄州副州长孙贇、省生物产业办公室副主任李晓霞、云南茂曨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晓戈、云南易门丛山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勇参加发布。
  云南森林面积2.87亿亩,野生食用菌种类882种,占世界2000种的43%,占中国978种的91%,云南拥有其他省区不可比拟的丰富的森林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野生食用菌物种资源。冷华认为,野生食用菌是最具特色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特别是近几年,云菌产业在政府相关政策和市场拉动下,呈现出产业发展迅速、产品特色鲜明、市场优势明显的良好态势。
  2001年、2007年,云南省政府先后下发《关于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食用菌产业作为云南优势特色产业来发展。2009年以来,省级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从资源环境保护、科技研发、加工、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等多个关键环节扶持云菌产业发展。云南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2.7亿亩集体林地确权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林农保护林地、经营林地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采集加工野生菌成为林农“不砍树也致富”的新门道。2014年,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更清晰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云菌产业发展政策措施。2014年,主产区农民人均野生菌收入超过1000元,最高的农户达到12万多元,主产区农户野生菌收入占家庭收入的30%至70%。
  冷华表示,下一步,云南将继续依托云南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结合云南食用菌产业区域性资源优势,坚持野生菌、人工菌“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打高原特色牌,构建云南高原特色食用菌产业转型发展的政策技术支撑体系,推进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公益林保护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进一步保护和培育资源,打造种类各异的野生食用菌产业带。着力提高野生菌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有规划、有计划地发掘一批优异种质资源,增加野生食用菌扩繁品种。着力加强科技服务、政策扶持和监督管理,拉长、加宽、增厚产业链,加快栽培食用菌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产业集中度,凸显区域优势,增强云菌品牌创立意识,健全“云菌”产业标准体系。着力加大新技术示范推广力度,实施更加严格的开发利用措施,实现野生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进云南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
  云南省林业厅提供的资料显示,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助推下,2010年以来,云菌产量和产值呈稳步上升态势。2014年,全省实现食用菌产量39.8万吨、产值100亿元、销售收入1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4%、24.4%和23.5%。其中,野生食用菌产量达8万吨,实现产值67.8亿元。产品远销欧、美、法、德、荷兰、日本、泰国、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汇排名仅次于烟草、咖啡和蔬菜,成为云南重要的林下经济产业。香格里拉松茸、丽江羊肚菌、楚雄牛肝菌、大理鸡枞、易门干巴菌等地理标志性产品具有一定知名度,“云菌”品牌效应基本形成。全省从事野生菌采收、加工销售、餐饮经营企业达上千户,从事野生菌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有65家,年销售收入近50亿元,从事野生菌采集、加工、销售的林农专业合作社达460多家,涉及农户3万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