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六化”

28.12.2016  02:02

今年以来,连云港市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工作体系建设,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336件,接待解答群众来电来访8900余次,办理公证29932件,协助处理信访案件160余件。

一是实现法律服务城乡一体化。 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重抓城乡法律服务无差别化,重点指向偏远薄弱农村,目前,全市87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置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设人民调解、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八个窗口,全天候接待群众。全市1677个村(社区)全部聘任配备法律顾问,乡村居民享受和城镇居民“无差别”的法律服务。

二是实现服务机构立体化。 着力打造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形成“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以机关和基层干部为骨干,整合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资源,为群众提供综合性、一站式的法律服务;以基层司法所和各级机关职能部门为依托,建成覆盖各乡镇(街道)及工、青、妇、残、老、部队等单位的141个法律援助工作站;以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为充实,扎实做好“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将优质法律资源引入村居,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零距离法律服务。

三是实现产品类别多样化。 制定《连云港市司法行政“八进村”(社区)工作指南》,确立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八大类120个法律服务项目,着力打造集需求收集、流程塑造、标准设计、推广营销于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研发“工厂”,使法律服务产品可复制、易推广,快速产生规模效益。

四是实现服务质量标准化。 出台《连云港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制定质量评价制、公开承诺制和监督惩戒制等六项服务制度。对服务窗口职能流程、规范服务、办事指南、政策依据、表格材料等进行标准化规范,健全标准化服务框架,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效能。去年,我局荣获全市绩效管理一等奖,群众满意度列全市政法机关第一。

五是实现网络覆盖平台化。 围绕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制宣传、人民调解和社区矫正五项基本工作内容,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实体平台纵向贯穿;借助网站、微博、微信和一体化智能平台等新媒体和信息化平台横向勾连,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由线下延伸到“线上”,方便群众足不出户学法律、求援助、办公证、找律师、寻鉴定、考司考,实现法律服务O2O模式。

六是实现法律顾问制度化。 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的意见》,构建服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位一体的法律顾问体系。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法律顾问签约率达到100%,全市农村法律顾问开展法律咨询数量同比增长2倍多,开展村务(社区)“法律体检”数量同比增长1倍多,修订合同和村规民约同比增长近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