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日本对华伪钞战

30.03.2015  06:44

  url:http://bjrb.bjd.com.cn/html/2015-03/30/content_268200.htm,id:0丰豆在《环球时报》撰文指出,最新公布的证据显示,日本曾在二战期间秘密印制大量假钞,意图摧毁中国的战时经济。

  日本《朝日新闻》称,明治大学和平教育登户研究所资料馆公布了最近在静冈市骏河区“巴川造纸厂”发现的印钞特殊用纸。经明治大学专家确认,这些特殊用纸由原日军秘密武器研发机构——登户研究所制造。在该造纸厂发现的279张约30厘米见方的特殊纸张,全部有孙中山侧脸水印,并镶嵌了丝纤维。其中还有“天坛”水印的印钞纸以及留有对水印和丝纤维密度等进行检测的痕迹。据明治大学日本近代史教授、登户研究所资料馆馆长山田朗证实,尽管日本作为国家有参与制造伪钞的犯罪活动,但具体负责实施的是保密性极高的日本陆军登户研究所。至于还有民间企业卷入其中,目的可能是为了大量制造伪钞,以便用伪钞大量调配物资、在中国扩大战线。因而,登户研究所成为日本陆军在二战期间非法印制伪法币、冲击中国经济市场的真正“元凶”。

  据曾在印刷厂工作的大岛康弘回忆,由于仿制逼真度很高,“几乎不存在真钞与伪钞之分”。

  据称,登户研究所在战争期间共印制了金额达40亿元的伪法币,相当于日本陆军在中国战场初期2至3年的军费总和,对中国经济市场造成严重伤害。在日本陆军参谋总部看来,第3科制造的伪法币不仅可扰乱中国经济,还能扶持汪伪政权和培养收买亲日分子,同时为日本陆军购买军需和战略物资,甚至支付日军士兵的生活费。

  虽然日本陆军在1942年通过印制最高面值为5元和10元的伪法币一时获得了巨大“成果”,但后来美英通过空投,向南京国民政府提供面值千元和万元的法币,使伪法币渐渐失去作用,日本陆军的对华经济战宣告失败。

  (王鹏摘编)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原标题:二战期间日本对华伪钞战

  稿源:环球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