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经济”来袭 南京月子会所床位紧俏

07.01.2016  09:36

  就在你还在纠结生还是不生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开始为“二孩”行动。“二孩”时代,除了意味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之外,也给相关行业带来暖意。现代快报记者走访发现,由二孩带来的经济变化不少,月子会所的床位变紧张了,家具店的高低床买的人多了,开发商的大户型房子更好卖了,就连大空间的SUV汽车也看到了春天。孩子多了,教育也别发愁。教育部门表示,“十三五”期间,南京将进一步增加幼儿园学位、提高办学质量,增加更多的公办和民办惠民园。

   月子会所 生意好了

   3月份床位很紧张,最贵的一间要13万

   南京首个

   “全面二孩”出生

  1月2日,37岁的张敏(化名)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生下二宝。住院3天后,1月5日,来到江宁麻田路的一家中高档母婴月子会所“报到”。去年夏天,她便早早订下了一个房间。

  张敏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她和老公都不是独生子女,大儿子已经11岁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还可以,一直想要第二个孩子。如果“全面两孩”没有放开,那么,她家至少要交近百万的社会抚育费。她也没有刻意等待“全面两孩”政策落地实施,“2号那天,孩子还是顺产的,也很巧。我年龄大了,再不生就来不及了,怀孩子的时候没有想太多。”张敏说。

   出了医院

   就进月子会所

  “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南京没有月子会所,也没有什么月嫂,没这个条件。坐月子的时候,孩子和我就是靠家里的老人。”张敏说,现在老人年龄大了,双方老人都六七十岁了,带不动了,她自己月子里也想舒服点,所以就干脆全交给月子会所打理了。

  最关键的是,张敏认为老人都是按老传统、老习惯来,未必科学。比如,老人喜欢把孩子用包被裹一下,到时间吃喝,至于怎么料理产妇,怎么营养更均衡点,怎么合理喂养,包括她自己,都不是很清楚。

  昨天中午,是张敏进了月子会所的第一顿午餐,记者看到,四菜一汤。月子会所的育婴师徐彩霞告诉记者,鲫鱼萝卜丝汤是下奶的,炒猪肝补充锌元素,青菜补充维生素,海参当然更是坐月子的上品,补充营养元素提高免疫力,所有菜肴都少油少盐。一天吃六餐,总共28天,菜品每天都不重样。比在家省心多了,每天如果在家,自己考虑到营养荤素搭配,其实还是蛮烦的。

  “在医院的时候,可能给孩子太保暖,皮肤有点疹子,育婴师发现了,这两天赶紧准备对症处理一下。”张敏说,白天孩子的洗澡游泳,以及夜里的护理都交给了专业的育婴师。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