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箔杯”象棋赛:二十四载积淀 吸引诸多大师级棋手参赛

17.03.2015  16:19

徐天红观看小棋手下棋。

      中国江苏网3月17日讯(罗鹏)举办了24届、冠军奖金只有一万元、纯业余比赛却吸引诸多大师级专业棋手、有辽宁等地选手不远千里前来参赛、参赛的小棋手越来越多……

  究竟什么原因,让小小的“金箔杯”具有如此的吸引力?

  蓦然回首已二十四载,当年襁褓里的婴儿如今已长大成人,两位创始人,金箔集团董事长江保全和江苏象棋泰斗徐天红如今都已年过半百。但谈到对金箔杯的这份情感,二人犹如合奏一曲“笑傲江湖曲”——早已是惺惺相惜。江保全说:“我在一天,这个比赛就一定会办下去,即使将来我的继承人上位,我也会告诉他这个比赛一定要办下去。”与老友一样,徐天红同样对“金箔杯”难舍难分:“每年我操办的比赛将近20个。但‘金箔杯’不一样,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对这个比赛的情感都很独特。24年了,不容易!感谢江董!感谢每一位参与的人!”徐大师说的没错,与其同时代的老友于幼华,以这位当年“拼命三郎”的名望和江湖地位,压根不需要来参加这个级别的比赛。但是,于幼华这些年都一直来南京,因为徐大师,也因为有着二十四载积淀的“金箔杯”。

  “什么是传统、什么是象棋文化,这就是!我们都对这个比赛都有情节。””曾经参加过好几届比赛、来自镇江的企业家顾先生甚至专门开发了“棋王酒”,以示自己与象棋、与徐天红大师的缘分。

  棋友有传承文化,江苏棋院的上上下下同样如此。他们都把这项比赛当作江苏棋院本身的一个“派对”,更是把这项赛事作为棋院的一项文化传承来操办。身为江苏棋院副院长的徐天红忙里忙外不说,还让老伴前来帮忙参与赛事工作,让所有的年轻人都不得不折服。在这里,象棋特技大师王斌、伍霞、徐超等人就是一个普通的会务人员,他们都很乐意的参与到其中,抬桌子、布置会场、记录成绩等等,做一些最基本、也最繁琐的工作。

  伴随着“金箔杯”成长的业余棋手们也对金箔杯充满感情。事实上,现代网络非常发达,棋友们想下棋注册一个网名即可。但为什么还有诸多业余棋友不远千里,自费飞来南京参加这项赛事?甚至有的棋友带着自己的孩子前来参与?

  有一位长沙棋友,很早就定了特价往返机票,红眼航班周五晚上飞抵南京、周日晚上飞回去,为的是省钱和不耽误周一的上班。因为他明知自己的水平无法进入复赛。住的是快捷酒店,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参加比赛。图的是什么?乐趣、追求、文化、还是对象棋的那份痴迷?

  还有一位老先生,非常喜欢于幼华的棋,每次于幼华来参加比赛,他就搬个小凳子,坐在于幼华身边静静的观看,也不多说话,就这样已经很满足了。

  对于大多数业余棋手来说,能与专业棋手、甚至国内著名的特级大师同场竞技,本身就是一种荣誉,如果能在对弈中又逼和乃至战胜专业棋手,那更是一生的谈资和回忆。

  小棋手郑宇航,第一轮抽签碰上了象棋大师黄竹风(本届季军获得者),其父亲非但没有觉得沮丧,反而笑得合不拢嘴巴,连称“赚了!赚了!”一语道出“金箔杯”的魅力之一,即金箔杯也是“圆梦杯”,可以一圆诸多业余棋手一生的梦想。对他们来说,一睹大师们的风采并与其过过招,实乃不枉热爱象棋这一生。

  冠军一万元的奖金,对于专业棋手来说确实少了点。按照目前国内专业比赛的规格来看,大多数专业赛事的冠军奖金在10万至20万左右,最高的“碧桂园杯”达70万之多。按理说这区区一万元无法吸引专业棋手,尤其是那些大师、特大们。但事实并非如此,卫冕成功的孙逸阳一语道破天机:“这个比赛规格虽然不高,但毕竟24年了,每年都会有很多高手前来参加比赛,郑惟桐、蒋川、王天一、赵鑫鑫、洪智等新老全国冠军都来过。”谈到坚持了二十四载的这份执着,一代大师徐天红说:“下象棋的人都有一种精神,一份执着。‘金箔杯’承载了太多人的感情。作为棋手,我一生都不会离开象棋事业,热爱、并推广象棋事业,是我一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