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服务平台上线一年调解成功率超7成

25.08.2015  12:09
    中国江苏网8月25日讯(记者  蔡阳艳)董先生是河北人,一直在东台的一家企业工作,前不久与该企业因补偿金发生劳动争议。但他既没有跑仲裁机构,也没有找律师诉讼,自己坐在老家的电脑前通过登录“江苏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服务网”,点点鼠标,提交了调解申请信息,东台的调解专家丁发友就帮他把事情搞定了,省时、省钱又省力。董先生也成为了“互联网+”思维模式下劳动争议便民调解服务模式的收益者。       今日,记者从省人社部门获悉,自去年7月省人社厅12333调解服务平台上线后,平台全天候提高调解服务,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手机APP、电脑登录调解网站,享受24小时在线调解服务,不仅快捷、零成本,也节约了时间,避免劳动者来回奔波,实现“宅在家里讨工资”。       据了解,调解平台上线运营一年以来,平台共处理案件4070件,案件办结3878件,其中调解成功2999件,涉及金额7662万余元,调解成功率达77.33%,调解平台已成为劳动者追溯劳动报酬的绿色通道。       全天候快速回应
    调解平台自上线运行以来,已有113名专家加入了调解平台。调解专家发挥平台处理快速便捷的特色优势,所有案件争取在半小时内与申请人取得联系,在规定时间内网上应答受理,树立了调解服务平台良好的社会声誉。
    今年6月底,泰州的小李因为个人原因辞职,但结算工资时公司认为他平时工作不认真给公司造成了一定损失,扣发了最后一个季度的绩效奖金。小李在人力资源市场办理失业手续时,看到了调解平台的宣传资料,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扫描了二维码,并申请了网上调解。让他没想到的是,仅半个小时调解专家就和他取得了联系,并在他与单位间进行了数次沟通、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多种方式灵活调解
    全省调解专家在案件处理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最大程度方便当事人。如通过QQ传送案件证据照片,作为当面举证的辅助方式;调解专家自行联系相关部门,查询当事人的社保缴费记录、劳动监察部门处理意见、工伤待遇申请情况;帮助离职劳动者与单位进行工作交接等,既减少当事人来回奔波参与调解的时间成本,又从根本上解决了矛盾纠纷。
    年初,句容市调解专家任玉军接受一件集体劳动争议网上平台申请调解,主动请工会、经贸部门相关人员共同参与,经与企业方、员工方进行数次协商,最终企业同意职工工资标准从2800元/月提高至3300元/月,最终近20人选择留在公司继续工作,离职者单位也付了经济补偿金。       多渠道整合资源
    全省各地采取专人负责、群策群力的方式,做实调解平台工作。镇江市局实施“三合一”工程,将调解专家调解、仲裁委案前调解、律师调解团—调解三支队伍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以调解专家为指导,各个调解团队共同协作办理案件的格局。
    除此之外,泰州市成立了刘进调解工作室,明确了分工及人员和任务的流转等程序;扬州和苏州抽取部分业务骨干组成调解专家团队,具有扎实的业务水平和调解技能,积极有效的提高劳动争议调解的成功率和处理率。       全方位优质服务
    为提高案件调解成功率,全省调解专家们均采取多种措施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实现案结事了。南京市调解专家采用“网上接、实体见”的方式,开展实际有效的调解服务。
    镇江市调解专家戴军章的“三把握、两关注”调解工作法既把握好调解时机、把握好调解细节、把握好调解尺度,关注协议落实、关注社会效果,案件调解成功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职工颜师傅是一外来务工人员,因工伤待遇申请网络平台调解,调解专家三次上门与企业负责人沟通,举一反三的讲明事理,终于改变了用人单位因刚上班几日就发生事故不接受近20万元的赔偿事实。
    调解专家在处理案件时不仅注重于调解,还能将法治宣传贯穿于全过程,向劳动者进行法律政策解答的同时也教会劳动者如何正确维护权利。
      【新闻链接】
举报投诉平台案件受理量大
    江苏省劳动保障监察联动举报投诉平台自2012年7月上线以来,截止2015年8月23日,平台共录入各类数据71.09万件,其中举报投诉10.65万件,立案处理6.5万件。2015年1月1日至8月23日,联动平台共录入各类数据18.33万件,其中举报投诉2.015万件,立案处理1.2万件,调处简单劳资矛盾纠纷1.03万件,劳动者的维权诉求及时得到满足和回应,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时得到维护和保障。 

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