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引领未来的阅读模式?

22.04.2016  18:37

   当前,话题性能和“工匠精神”并驾齐驱的,大概也只有“全民阅读”了。

   “工匠精神”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继2014年、2015年后,“倡导全民阅读”今年已经第三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了。

   尤其是在第二十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与全民阅读相关的信息屡见报端。

   日前,江苏省率先成立省级全民阅读促进会并召开了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昨天,著名诗人余光中在无锡市举办了一场文学对话会;无锡100余项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已经筹备完毕,等待登场。

   阅读状况展现的是一座城市人文底蕴,热闹归热闹,我们不禁要问,无锡人文氛围究竟如何?要知道,自钱钟书之后,无锡至今尚未出现那样闪耀文坛的作家。这座城市总是给人一种“商气”大过“文气”的感觉。

   市文广新局相关人士表示,无锡的阅读现状与理想中的情况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阅读人群相对有限,阅读团体有待成熟,实体书店有待转型……

   在政府的工作计划中,到2020年居民综合阅读率要上升到90%,人口基数比较大,这并不是一个轻松可以达到的目标。

   如何让人们乐意捧起一本书?在可预见的未来,书香家庭、书香学校、书香社区、书香咖啡店、书香酒店、书香银行……将会出现在无锡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

   处处有书,久而久之,阅读才会像空气、水一样成为人们生存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回归纸质图书

   在阅读中找到初心

   无锡目前的人均阅读率还没有最新的数据,不过可以参考全国的人均阅读数据。

   无锡日报记者从市全民阅读办了解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日前公布了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54.76期(份)和4.91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3.26本。与2014年相比,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略有上升,纸质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无锡的情况也大体相似,具体到纸质图书阅读方面,尤其是和一些发达国家动辄人均一年阅读几十本图书相比,一年几本的数量相对比较低。

   探究无锡总体的阅读情况,还有一个数据可以参考,去年无锡的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预计会略超89%。综合阅读率反映居民对书报刊和数字阅读等各类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按照规划,到2020年这个数字要提高到90%。这意味着,经过政府的推动、引领,要有至少6万新的阅读人群加入进来。

   当下,人们阅读图书相对较少,无外乎互联网和手机移动端等新技术的冲击,碎片化阅读比较轻松,有时更容易让人们所接受。

   对微信使用情况的考察发现,有51.9%的成年国民在2015年进行过微信阅读,较2014年的34.4%上升了17.5个百分点。而在手机阅读接触者中,这个数字还要高,有超过八成的人进行过微信阅读。从微信阅读使用频次与时长来看,2015年我国成年手机阅读群体的微信阅读使用频次为每天2.67次。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2.63分钟,较2014年的14.11分钟增加了8.52分钟。其中,微信阅读接触群体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44.24分钟。

   四十多分钟在微信上可以阅读很多文章,而转到纸质图书方面,需要经过思考,所以一节课的时间并不能读太多内容。阅读需要一定的条件,有的市民本身上班工作就比较累,生活奔波而匆忙,客观上阅读时间比较少。“最终选择捧起一本图书的人,他一定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在这样的现实中,政府的责任在于尽最大努力为想读书的人创造阅读的氛围和环境,让人们在阅读中寻找到自己的初心。”无锡市文广新局版权处处长、市全民阅读办副主任顾必成说。

   阅读是个人私事

   更是政府的一种责任

   “阅读对于老百姓来说,能够成就最好的自己;而对于政府来说,这是一种责任,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种体现,可以这么说,如果政府不加大公共服务的力度,不去推动,市民的阅读率很有可能会下降。”顾必成说。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无锡各类阅读组织团体数量达到300多个,数量在全省属于偏高的水平,不过这些团体在举办阅读活动的数量、质量方面,与苏州、南京等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

   无锡尚缺少一批有内涵、有影响力的阅读组织。

   江阴香山书屋负责人季丰的座右铭是:这个世界最需要的不是百万富翁,而是有人能为社会做点事。显然,季丰就是为了能为社会多做点事而不断努力的人。

   香山书屋位于江阴市香山路5号,创办于2011年3月,有5万册图书可供免费借阅。季丰作为这个书屋的创办者,是江阴的一名70后企业家。书屋原本只是公司的图书角,在积累了一万多册图书后,季丰决定对外开放。5年的时间里,他累计往书屋里投了超过500万元,把公益书屋的数量扩展到了3个。他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读书。去年一年,前来借阅图书的读者达到2.5万人次,公益培训3.5万人次,共计服务6万人次。

   为什么读书?那曾是季丰人生的理想,没有考上大学,一度成为自己人生中的一大缺憾,他希望能用读书来弥补。还是工人的时候,他就开始看书,也是去书店看书的缘故,他结识了自己的妻子,后来创业,他依然捧着图书埋头苦读数月心里有底了才开始自己的事业。

   “阅读,成就最美好的自己。”这句话用在季丰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去过香山书屋的人都知道季丰是一个很有情怀的人,香山书屋注重的不仅是阅读,还有包括阅读在内的广泛的素养。书屋创办之后,来的人多了,场地不够,用塑木材料在门外搭建了60多平方米的书棚。看到有读者自带水杯,书屋专门购进一批杯子,为常来的300多名读者提供专属水杯。起初是出于卫生考虑,后来演化为一种理念:试想,你走进书屋,取下标有自己名字的杯子倒茶时,是不是有一种主人的感觉呢?这种细腻的关怀让香山书屋在江阴拥有一大批读者。

   “我们书屋与图书馆最大的区别在于,这里是一个公共平台。大部分书都是读者自己捐过来给大家共享的,书屋只有1个员工,其他维护都靠1000余名志愿者。”季丰说,读者在这里有一种参与感,能够与他人共享自己觉得美好的事物,这种感觉是很不一样的。

   香山书屋这样的公益类组织承担了大量的公共服务,不过目前在无锡像季丰这样在阅读方面有情怀、有理想的企业家数量有限,类似香山书屋这样的地方也少了些。

   “书香+”引领阅读模式 让更多人乐意捧起书籍

   无锡另一个小有名气的阅读组织叫“惠人书友会”,书友会发起人周乐秾也是一位爱读书的生意人。每天周乐秾从自己居住的小镇前往城区办事,通常会在车里放几本书友们喜爱的书,到这些书友工作的单位门口停下,放在门卫那里,再通知对方去取书。周乐秾说,做这些事最大的动力是书友们对阅读的追求与期待与他产生了一种共鸣。“去年给书友送了几百本书,书友会时常推荐一些书单,书友们有需要的我很快寄过去或送过去。”周乐秾说。

   前年,周乐秾发起成立惠人书友会,获得了很多书友的支持,不过周乐秾在与他人分享快乐的同时却也面临不少苦恼。

   “我家里做服装生意,比较忙,书友会是一个松散的组织,目前没有固定的成员,活动起来很多事情靠我一个人来完成,每次都消耗掉大量的精力。很多亲戚都对我有意见,对我做这样的事情不理解。”周乐秾说,在家族聚会的时候,有时他感觉到压力比较大,时常有人说他不务正业。

   相比这些不理解,周乐秾最关心的还是书友会的建设问题,书友会目前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没有一个常态化的组织架构,在举办了两三次活动之后,书友会将方向转向了名家访谈,与读书活动相比访谈可以省去不少繁琐的工作。周乐秾与当代知名作家毕飞宇、余华都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交流之后整理了几万字的访谈录,通过与书友们分享,在省内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按照周乐秾的设想,惠人书友会不应该是眼前这个状况,他有很多规划,但是具体做起事来便感觉难度很大。“经费一年下来也要花去不少,最主要的是如何能够搭建一个团队。”周乐秾说,这样的难题其实是不少读书团体面临的现实问题。

   实体书店建设一直也是无锡的一个短板。

   在惠山古镇绣嶂街34号,全国知名书店先锋书店无锡店将这里作为店址,按理说位置是不错的。

   书店内环境清幽,书籍以人文社科类为主,质量也比较高。不过书店负责人张征为介绍,2012年1月18日试营业,当年的4月23日正式营业,到现在运营情况基本持平略有亏损,总体情况并不是很理想。“在无锡落户的这几年,对独立书店了解的人在逐渐增多,不过,培养阅读人群不是朝夕之事,作为独立书店尤其希望政府能够适当提供扶持,这样独立书店能够走得远一些。”张征为说。

   惠人书友会和先锋书店面对的问题,管理部门也都意识到了。

   无锡日报记者从市文广新局了解到,扶持实体书店、提供阅读设施和资源、关怀阅读团体,这些工作都是该局下一步重点推进的方向。加大扶持力度方面,政府正在研究具体的政策办法,预计明年能出台。

   无锡未来的阅读图景还是值得期待的,总的来说按照政府推动,整合资源,凝聚共识,全民参与等原则。具体通过项目化的运作方式,推进“书香+”工程建设,未来让家庭、企业、医院、银行、酒店……处处有书香。

   在这样的氛围下,一杯茶、一本书、一声问候、一瞥关切的目光,爱读书的人都能圆自己读书求知的梦,同时又以自己的方式影响别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潜滋暗长。(史春杨)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