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调研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10.12.2014  07:50

  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天更蓝”行动计划以来,徐州市多措并举整治大气污染,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提升。根据省环境监测中心空气质量指数统计结果,截至11月30日,徐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为225天,优良率67.4%,比去年同期增加29天,增长8.7%;市区PM2.5浓度为66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7.06%,下降幅度居全省第二。12月3日,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再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夏文达参加会议。

  会上,市各有关单位分别汇报了2014年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以及主城区工业企业退城入园、热电企业改造整合、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交通行业扬尘污染防治、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污染防治、秋冬季节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等具体工作实施情况。

  曹新平在听取了相关汇报和讨论意见后说,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路更畅”、“城更靓”五大行动计划,旨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天更蓝”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强化责任意识、狠抓工作落实,市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提升。蓝天常在、空气清新,不仅是党委、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责任,更是广大市民的美好梦想。我们要提振信心、再接再厉,坚持问题导向,细化工作举措,全力打好新一轮大气污染防治和空气质量提升攻坚战,努力走出具有徐州特色的北方平原、内陆地区、老工业基地“天更蓝”逐梦之路。

  曹新平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水平,多管齐下推动环境空气质量实现新提升。一要坚持依法治污,严格设置污染大气的底线、红线和高压线,真正做到经济发展、项目建设不以破坏环境、污染大气为代价。二要严格大气污染防治的目标考核,明确相关地区、相关部门工作任务,切实抓好各项管控措施的落实。三要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加强对混凝土搅拌站、堆煤场、渣土车、小餐饮的监督管理,以一系列标准化、规范化、可计量的行业监管,严厉整治污染大气的行为。四要加快建立高科技的监控体系,加强监控软件建设,扩大视频监控系统覆盖面,提高扬尘治理、污染防治等工作的稳定性和长效性。五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把更多的人财物投到大气污染防治与监管一线,检查考核各项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标实现、质量稳定、责任落实。六要建立健全信息反馈处理机制,优化平台建设、畅通信息渠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及时发现和投诉大气污染突出问题。七要优化完善协调督办机制,推动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有效解决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深层次问题。

  曹新平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补软补漏补缺,下大力气解决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问题。一是加快推进热电整合替代和煤炭消费量控减,在市区科学划定煤炭禁烧区,推动今冬全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二是加大市区污染企业搬迁力度,推进市区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切实减少工业废气排放。三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制止和清理产能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四是加快推进机动车排气和发挥性有机废气治理,更大力度发展绿色公交。五是抓好扬尘污染整治,切实抓好拆迁工地垃圾清运、建筑工地洒水降尘、渣土车规范化管理、城区道路清洗保洁、收储土地扬尘控制等工作。六是做好秸秆禁烧及冬季落叶收集处置工作,坚持疏堵结合,解决秸秆出路问题,完善市区秋冬落叶收集处置系统,防控焚烧落叶现象发生。

  曹新平强调,要形成大气污染防治的良好社会氛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面广量大、内容繁多,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舆论重视、经费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人员投入重视的良好氛围,为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举措有效实施提供保障。要号召广大市民自觉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抵制和监督露天烧烤、秸秆焚烧等破坏空气环境行为,真正让呵护清新空气、守卫蓝天白云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