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在京开幕 教育名家明德论道

09.11.2015  18:15

  

  8日上午,以“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为主题的2015明德教育论坛暨第十四届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清华大学百合公益基金主办,世纪明德教育集团承办。大会开幕式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主席、心理系主任彭凯平主持。

  各界专家领导以及13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局局长、中小学校长,与数十位全国著名教堂教育厅厅长齐聚一堂共筹中国素质教育改革蓝图。据悉,本届论坛为期三天,主要议程包括“教育名家论道”、“厅长局长论剑”、“知名校长论行”、“体验式学习”等主题板块。

  开幕式后,大会组委会安排了教育专家主题报告环节,包括:著名社会教育学家、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作了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新阶段及其主要特征》的报告;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共筹中国素质教育改革蓝图的报告《依法治教与依法治校》;中共北京市委外宣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惠作了题为《自媒体时代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的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作了题为《高考改革对基础教育的系统性影响》的报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作了题为《立德树人 实践育人》的报告;国家督学、云南省政府参事、原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作了题为《价值主义教育观》的报告;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原上海教委副主任、巡视员尹后庆《站在基础教育转折点上》;大会主席、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主席、心理系主任彭凯平《积极教育的概念解读与意义阐述》等,就当前中国教育热点及改革方向与与会局长、校长进行分享、探讨。报告后,资深教育家、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就此进行点评。以下为本次论坛重磅嘉宾精彩观点集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主席、心理系主任彭凯平主持

  

  著名社会教育学家、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在致辞中表示,在当今的基础教育领域,特别是全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在基础教育活动中学生学习,乃至于基础教育发展的规划。从学校的角度而言,我们不仅仅作为一个高等学校,为高等学校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也要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广大基础教育战线校长服务。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在本届论坛发表演讲,他强调,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可谓重中之重。新蓝图规划也要求对教育进行新的改革发展,这样的任务对于我们来说是新的工作,要落实在教育系统所有师生员工的肩上,任重而道远。

  

  资深教育家、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讲到: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要牢记两句话,第一:假如我是孩子;第二: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你怎么想?怎么做?怎么对待工作?怎么对待学生?都值得我们深思。全身心去学习去工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黄百炼:我以为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首先要明确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基础教育领域实现均衡发展,体现更加充分的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是我们的总体方向。

  

  辽宁省葫芦岛市教育局局长佟民:办教育一定要有开阔的胸怀,宽广的视野,一定要有更高的格局和更多的师资朋友,葫芦岛在这方面做的还很不够,我想我们每年都在提高。去年论坛之后,我们就邀请了数名专家专程到我们那里去,为我市的全体教师讲学,我们收获很大,今年我们同样诚挚邀请在座领导、嘉宾前来。

  重庆巴川中学总校长郭洪:巴川中学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直用创业精神激励自己办好学校教育,巴川与明德相识9年,从2006年开始每年暑假组织两千余名师生进行夏令营活动。我们一直坚持的学校教育理念,也是明德一直坚持的: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本次论坛承办方的世纪明德教育集团董事长王学辉发表题为《关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开幕演讲,就夏令营事业、明德精神和价值观进行阐释:“明德把自己定位在社会教育领域,具体业态就是各种形式的研学旅行、社会实践、夏冬令营活动。明德夏令营和普通的旅游不同,教育是夏令营的灵魂,旅游只是载体,我们希望营员从世纪明德体验后,除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激发动力,树立目标,更重要的是收获‘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为人为学准则,完善健全的人格,去做更好的自己。不管将来这些营员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学,他们已经沐浴在没有围墙的大学精神的阳光雨露之下。

           今日热点推荐:积极教育

  针对目前积极教育的普遍意义,此次明德教育论坛特别增设积极教育圆桌论坛,就积极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进行探讨,将由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校长余晓灵及广州市增城区副区长叶鸿,进行《积极教育的学校实践》和《积极教育的区域实践》的主题报告分享。同时,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主席、心理系主任彭凯平教授将就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积极教育方案的项目结果进行公示。据彭凯平教授介绍,积极心理教育行动将有效提高学生PERMA (科学的幸福观,具体包括积极情绪、生活的意义、积极人际关系、投入和成就)培育学生优势人格,提高学生心理免疫力, 减少学生行为问题,降低学生抑郁率、狂躁症率、自杀率,增强学生应对逆境的坚韧力以及受挫后复原力,增强学生学习动力,自我调适的能力,从而间接提升学生成绩,提高教师幸福感、教学的意义感,工作投入程度,并降低教师职业倦怠,有效地帮助构建幸福家庭、幸福社区、幸福社会、幸福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