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习惯动作最伤宝宝耳朵 可惜很多爸妈还在这么做

02.03.2016  10:36

【龙虎网报道】(通讯员 杨璞)今年3月3日是我国的第17个“爱耳日”,本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看似习惯的动作往往正在损害孩子的听力健康,有的家长还在继续做,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专家提醒,保护儿童听力健康要从养生好习惯做起。

两侧鼻子同时用力擤鼻涕

对于儿童来说,由于抵抗力弱,感冒流鼻涕似乎是经常见到的病症。不少家长对孩子擤鼻涕的方法也不在意,比如有的家长给孩子擤鼻涕时,往往让孩子两侧鼻子一起用力擤鼻涕,或者用两个手指捏住孩子的两侧鼻翼,让他用力将鼻涕擤出。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很好地擤出鼻涕,反而可能会让这些鼻涕在压力的作用下被从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诱发中耳炎。

捏鼻子给孩子灌药

对于生病却不配合吃药的孩子,很多家长会习惯用捏着鼻子灌的方式给孩子喂药。甚至很多家长的童年都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是,这其实是一个不健康的喂药方法。因为捏鼻子的时候,孩子更加不配合,哭闹挣扎,捏鼻子喂药的时候,可能导致孩子鼻腔分泌物或药水通过孩子短直的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孩子的鼻腔黏膜、血管比较娇嫩,捏鼻子喂药时,家长的力度如果没控制好,还会导致鼻黏膜和血管损伤。

经常给孩子掏耳屎

有的家长太爱干净,不但喜欢自己掏耳屎,还喜欢给孩子掏耳屎。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杨明提醒,耳屎学名为耵聍,是外耳道分泌的一种淡黄色黏稠液体,可以起到保护外耳道上皮、防止皮肤干裂的作用,并能发挥抑菌和杀菌的生理功效。一般而言,孩子的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会在孩子说话、吃饭、打呵欠时,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自动被排出。给孩子掏耳朵时如果耳朵里面的耳屎坚硬或比较多,容易把皮肤划伤,细菌便会趁机进入伤口引发感染。如果给给孩子掏耳朵不小心,还有刺伤鼓膜的危险。在给小儿掏耳朵时,如果小儿突然挣扎或刺激外耳道出现咳嗽反射,这种意外就更难免。如果孩子有耳屎,感觉耳朵发痒,喜欢抓挠,家长可用棉签沾医用酒精轻轻擦拭,这样不但止痒而且有消毒防止感染的作用。

让宝宝平躺着喝奶

新妈妈在给小宝宝喂奶时,如果不注意姿势和体位,也可能会给小宝宝的耳朵带来意外的伤害。比如说让宝宝平躺着喝奶,宝宝的身体处于水平位,很容易引起呛咳,此时奶汁便可能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小宝宝的咽鼓管长度较短而宽度较大,更加接近水平位置,奶水很容易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炎症。

另悉,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3月2日-3月4日,对每位持该科挂号单就诊的疑似听力障碍的成年患者,均可免费享受价值70元-150元不等的专业听力检测一次,高级职称专家坐诊答疑,市民前往就诊!


来源:龙虎网  编辑:张璐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